自叹方拙身释义


【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叹】1.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  2.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3. 吟咏:咏~。一唱三~。

【方拙】1.刚直而不知变通。唐孟郊《灞上轻薄行》:“自嘆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后蜀何光远《鉴诫录·语忌诫》:“仁遇行伍出身,语多方拙。”2.指方正朴拙,聪明不外露。宋陈傅良《送德远弟赴省》诗:“方拙有家学,丰腴与众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姚合》:“所谓方拙之奥,至巧存焉。”

【身】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5. 孕,娠:~孕。  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自叹方拙身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