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临罍洗荐清庙释义


【常】1.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2.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4. 姓。

【临】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罍洗】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罍盛清水,用枓取水洁手,下承以洗。唐白行简《三梦记》:“刘掷瓦击之,中其罍洗,破迸散走,因忽不见。”《旧唐书·高丽传》:“俗喜弈、投壶、蹴鞠,食用籩豆、簠簋、罍洗,颇有箕子之遗风。”《宋史·礼志十一》:“帝再拜,诣罍洗,登歌乐作,降阶,乐止。”明宋濂《水北山居记》:“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荐】1. 推举,介绍:推~。举~。~擢。  2. 频仍,屡次:~仍(一再)。~饥(连年饥荒)。~食(一再吞食,喻不断侵略)。~臻(接连来到)。  3. 进献,祭献:~羞(进献肴馔)。~新(以初熟谷物或时鲜果物祭献)。~胙(供献鬼神的肉)。  4. 草:“麋鹿食~”。  5. 草席,垫子:草~。棕~。 典

【清庙】·周颂》篇名。《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文王也。”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郑玄注:“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郑玄注:“《清庙》,乐章名。”《后汉书·逸民传·法真》:“臣愿圣朝就加袞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3.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昭具俭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登明堂,坐清

常临罍洗荐清庙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