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馀

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

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评点


《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诗赏析朱庆馀的《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表达了识得无常居的人如何对待离别之事、尊重农耕者与见识广博的客人的心态。这首诗通过全景式的描写,以幽雅淡泊的文风,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豁达和坚守初衷的精神。诗中首句“识来无定居”表明作者对于人生四季变幻、时光无常的体察,使人明白生活本就无法预料与掌握。自觉于此,“此去复何如”,句中的“复何如”表现了诗人对于离别时刻的迟疑和无奈。接下来,诗人以一与耕者相遇的场景为过渡,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尊重农耕者的态度上。“转将朝客疏”,此句通过“转将”一词,表明诗人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转换立场,对待农耕者时抱有平和的心态。而“朝客疏”则表示诗人对待客人不过于亲近,保持着适度的疏离,以此彰显诗人的素养和品格。在下一段中,朱庆馀写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教育子女的理念。“资身唯药草,教子但诗书”。这里的“资身唯药草”之间有一个繁体字,以便强调生活上的简约和追求实际。而“教子但诗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将知识与美学相结合,使其在成长中既有物质的支撑又有精神的滋养。最后两句“曾许黄庭本,斯言岂合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理想的坚持与追求。“曾许黄庭本”指的是自己曾经许下的文采出众、作品卓越的承诺。而“斯言岂合虚”则意味着对于言辞空洞的拒绝,诗人坚守真实与深刻的创作信念。整首《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的意境并不华丽,但却具有深远的意义。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离别、农耕者、教育子女的思考与态度,展示了一种宁静坚守的人生哲学。通过仿照《古本草》的风格,向读者传递出古拙优雅之感,营造出一种古典的诗境,让人沉浸于其中,思考生活与人性。

朱庆馀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