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馀

与石昼秀才过普照寺

与石昼秀才过普照寺

与石昼秀才过普照寺评点


朱庆馀的《与石昼秀才过普照寺》一诗,依古人之文风,清丽脱尘,雅命所在。诗云:“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诗人游普照寺,伴石昼秀才,路上询问行人寺之所在,因为松竹遮蔽,春山幽深,难以辨识,寺内的青藻泽陆续迁入,黑潭中的巨龙应如在寺内藏匿,空巢之处应为鹤鸣之地,泽陆在外,馀者尚未归还。多年漂泊之客已疲倦,与僧边喝一杯茗,闲谈片刻。在钟声和笑语中渡过一段愉悦的时光。此诗以简练之笔,将景物与人物相互交织,婉转而得意。寺路之迷,古人亦有之,松竹茂盛隐匿了前进的方向。诗人精心用字,将松竹与春山相应,龙鹤相对,表达了深奥莫测的普照寺的景色。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短暂停留寺庙,把握生命短暂的哲理。曾经的生活在外颠沛流离,才让诗人更加珍惜遇见这片安宁与喜悦的时间。因而他与僧人一同品茗,听钟声,共同感受这安详自若的氛围。这里既有温存的细节描写,又有隐喻人生易逝之意。诗人运用典雅之辞,准确地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的忧虑及对于生命的短暂的思考。此篇辞章之乎者也兮,颇具古拙之风。诗人举笔间,意境丰满,使人如临其境。尤其是曾用“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等传神之句,寓意深远,格调清新。用这些繁体字充实句子,增添古韵之美,为整个文章增添了一份古朴的味道。朱庆馀的《与石昼秀才过普照寺》给人以启发,即便是短暂的停留,亦可找到心中的安宁与喜悦,体悟生命的美好。也告诫我们生活中常常忽略的繁杂,换个角度看待,会找到生活中更多的宁静和快乐。回头望去,亦可看到长年漂泊的历程,让人想起曾经的精彩与遗憾。然而,生命的时间有限,我们就当珍惜美好的邂逅,将对于人生的思考注入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此篇赏析有限,愿稍能带给读者一点心境上的寄托与舒畅之感。之乎者也兮。

朱庆馀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