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紫微中至-未知
紫微中至目录:
上清章第一
上有章第二
口为章第三
黄庭章第四
中池章第五
天中章第六
至道章第七
心神章第八
肺部章第九
心部章第十
肝部章第十一
肾部章第十二
脾部章第十三
胆部章第十四
脾长章第十五
上睹章第十六
灵台章第十七
三关章第十八
若得章第十九
呼吸章第二十
琼室章第二十一
常念章第二十二
治生章第二十三
隐景章第二十四
五行章第二十五
高奔章第二十六
玄元章第二十七
仙人章第二十八
紫清章第二十九
百谷章第三十
心典章第三十一
经历章第三十二
肝气章第三十三
肺之章第三十四
隐藏章第三十五
沐浴章第三十六
老子章第一
玉池章第二
宅中章第三
方寸章第四
明堂章第五
长生章第六
常存章第七
物有章第八
作道章第九
出日章第十
心晓章第十一
昆仑章第十二
璇玑章第十三
中有章第十四
试说章第十五
肝之章第十六
精液章第十七
入清章第十八
阴阳章第十九
颜色章第二十
脾中章第二十一
循护章第二十二
恍惚章第二十三
头戴章第二十四
心典章第三十一
心典[1]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2]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3],坐起吾俱共栋梁[4],昼日耀景暮闭藏[5],通利华精[6]调阴阳。
[1]典:即主。心为一身之主,为五藏之王。[2]念之:存念于心之意。[3]自明光:《庄子》所谓“虚室生白”即为此意。[4]坐起:即行住坐卧。共栋梁:如共栋梁不可动移。[5]昼日耀景:神气昼日能见景象。暮闭藏:暮夜则闭藏于内。邵康节曰:“天之神发乎日,人之神发乎目。”《关尹子》曰:“魂昼寓目,魄夜舍肝;寓目能见,舍肝能梦。”[6]华精:即精华之气。
...更多
经历章第三十二
经历六合隐卯酉[1],两肾之神[2]主延寿,转降适斗藏初九[3],知雄守雌[4]可无老,知白见黑[5]急自守。
[1]六合:天地四方之意。隐:藏伏之阴。卯酉:十二时辰中的两个时辰。丹法大小周天中把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来比喻一个周天过程。《金丹四百字补注》云:“金丹火候,自子以后,六时为阳;自午以后,六时为阴。至于亥、子之交,一阳来复,名为冬至。卯酉之月,木金气旺,法当沐浴。”隐卯酉即至卯酉之时当隐伏沐浴之意。[2]两肾之神:肾为水藏,其神为玄
...更多
肝气章第三十三
肝气郁勃清且长[1],罗列六腑生三光[2]。心精意专内不倾[3],上合三焦下玉浆[4]。玄液云行去臭香[5],治荡发齿[6]炼五方。取津玄膺[7]入明堂,下溉喉咙[8]神明通。
[1]肝气郁勃:肝属木,木性条达;时在春,生发万物。故肝气舒畅,郁郁葱葱,生气蓬勃。清且长:其气清新而久长。[2]罗列六腑:肝主周身之气,肝气能贯彻于周身,周行于六腑(五藏)。生三光:肝气畅达,能使呼吸协调,耳目聪明,如日、月、星三光,得其气而生明。[3]心精意专:心主的精神,意趣专一无妄。内不倾:五内安闲
...更多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为气三焦[1]起,视听幽冥候童子[2],调理五华精发齿[3],三十六咽玉池[4]里,开通百脉血液始。
[1]三焦:指人身上、中、下三部之处,上焦为膻中而上;中焦为膻中而下,脐而上之部位;下焦为脐以下,《难经》所谓有名无形者是也。[2]幽冥:指下元幽暗之处。童子:喻肾中真气。[3]五华:指五藏之精华。《上有章第二》“灌溉五华植灵根”亦为此意。精发齿:牙齿与头发都变得更为精粹无比。[4]三十六咽:咽喻升降意。一年七十二候,阳升阴降各三十六候,为一周天。比喻人生同于天地,亦有周天造化
...更多
隐藏章第三十五
隐藏华盖[1]看天舍,朝拜太阳[2]乐相呼,明神八威正辟邪[3],脾神还归[4]是胃家。耿养灵根不复枯[5],闭塞命门保玉都[6],万神方酢寿有馀[7],是为脾建[8]在中宫。
[1]隐藏华盖:此处之华盖指肺不指眉。《肺部章第九》“肺部之宫似华盖”是也。天有华盖十六星覆于北极之上,人有肺藏居于膈上而心君隐藏其下,亦如华盖所覆之象。[2]朝拜太阳:心君属离火,以喻太阳。诸藏腑在心下,犹如人之朝拜太阳之光辉。[3]明神八威:心主一身之神,肝有八面之威,木火通明,心静则神明,肝正则神威。
...更多
沐浴章第三十六
沐浴盛洁弃肥熏[1],入室东向诵玉篇[2],约得万遍义自鲜[3],散发[4]无欲以长存。五味皆去正气还,夷心寂闷[5]无烦冤,遍数已毕体神清[6],黄华玉女[7]告子情,真人既至使六丁[8]。
[1]沐浴盛洁:沐浴即灌头洗澡;盛洁为盛服斋戒。肥熏:肥腻、浊恶之味。[2]玉篇:即指《黄庭经》。[3]鲜:同见。[4]散发:专心致志,无暇栉沐,即无为意。[5]夷心寂闷:平其心志,解其郁闷。[6]体神清:四体清宁而神气明畅。[7]黄华玉女:喻黄庭真人、玉女阴神。[8]真人、六丁:即指黄庭真
...更多
老子章第一
老子闲居作七言,解脱[1]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2]。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3],审能修之可长存。
[1]解脱:解脱,阐述。[2]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意与《内景经上有章第二》同,说明黄庭(下黄庭)在人身中的位置在两肾之前,脐轮之后。廖蝉辉所谓“前对脐轮后对肾,中央有个真金鼎”,即是此意。[3]灵根:喻人身根本,见《内景经上有章第二》。
老与子为阴阳之谐意,古人托老子作文章皆喻修炼不可泥于俗
...更多
玉池章第二
玉池清水上生肥[1],灵根坚固老不衰。中池有士衣朱衣[2],田下三寸[3]神所居,中外相距[4]重闭之,神庐之中当修理[5]。玄膺[6]气管受精符。急固子精[7]以自持。
[1]肥:旺盛、充沛之意。[2]中池:指心田,也即中丹田。有士:指心脾之神,衣朱衣:心脾属火土,其色见赤。[3]田下三寸:中田上下各三寸,则为上下丹田。[4]相距:即相连。中外:即上下。[5]神庐:即心田,所谓身为气之庐,心为神之庐,当修理:炼养之道即在谓和神气,使之往来于玄窍,而返还于丹田以成丹胎。[6]玄膺:
...更多
宅中章第三
宅中有士常衣绛[1],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2],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以自偿[3],保守完坚身受庆[4]。
[1]宅中有士:身为心之宅,心为神之舍。宅中有士即指心神。常衣绛:心神着赤色之衣。[2]横立长尺:脾长一尺,其形横立于膈下。约其上:约束于胃口之上,即《内景经脾长章第十五》“脾长一尺掩太仓”意。[3]庐间:即庐舍之间,也指一身上下。以自偿:自我补偿亏乏。[4]身受庆:身受长生之喜庆。
身为神宅,神衣常绛,有无相生
...更多
方寸章第四
方寸之中谨盖藏[1],精神还归老复壮[2]。侠以幽阙流下竟[3],养子玉树[4]令可仗。
[1]方寸之中:喻心田。谨盖藏:指心神当谨藏而勿外逸。[2]老复壮:衰老者复为青壮之容,意与《内景经上睹章第十六》“三神还精老方壮”同。[3]流下竟:精神并侠两肾之气,前下后上,终而复起,周天环行而无端。[4]玉树:善于养生之人尤如玉树之不凋不残。
方寸不可乱,精神不可散。不乱要收藏,不散要返朴,所谓常道通玄即是斯为。尽在流下竞自由,紧挟幽阙保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释道宣
(宋)审安老人
薛涛
清·王泰林
清·张元济
晋·葛洪
元·余洞真
(清)大兴舒位立人
清·潘杓灿
清·徐灵胎
(唐释)寒山撰
清·石玉昆
邗上蒙人
隋·萧吉
(明)鄧士龍 編輯
清·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