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干。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翮望绝霄,见欲凌云端。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固知非天池,鸣跃同所欢。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折翮悲高风,苦饥候朝餐。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托身未知所,谋道庶不刊。吟彼乔木诗,一夕常三叹。”,这是常建的《赠三侍御》,其中的“湖月映大海”一句更是脍炙人口对于湖月映大海这句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让我们听听大家怎么说。
诗云:“明月何时照我还”,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明月,常被人们视作陪伴者,它在天上亘古不变,而人却在凡尘之中飘忽,分隔两地。诗人以问词表达故土思念之情,仿佛在咨询明月何时可以予以回响,流露出思亲之情以及对乡土的思念之情,引发人们共鸣。 海内存知己 诗云:“海内存知己”,意蕴丰富。一方有难,八方捧助,知己既为贵人,友谊亦如明月光照,握手为朋友,恒久才是真情。诗人将湖月映海的景象与海内存知己的情义联系起来,可见知己和诗人之间的交情亦如湖与海一般,和谐且景色宜人。 荡气回肠 湖月映大海之景,使人视觉与心灵同步感受到强烈的撼动。湖、月、海三者相互映衬,湖月与大海之间的对比设置,让人在映月的壮景中一展情怀。诗意宛转而深沉,读者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句,犹如漫游在湖与海之间,让人胸怀荡漾,情绪回旋,真可谓是荡气回肠之佳作。

在让我们看看教科书上是怎么注解的。高山之峻峭而峨,临大泽之浩渺兮。然其壮阔之美景,被寒冷之阳色所薰染也。月初之时,芦花已枯干兮。波浪与风声交融,犹可闻松涛之寒兮。士贤之心,坚守着孤贞之德行,亦如古人所言,难得良才之佳士兮。明君虽然欣赏常建之才华,殊不知其错失过甚兮。三只鸾鸟,自台上飞翔兮。操行比之霜雪之明,心胸广大似江海之宽兮。束身之人,凝视皎洁之天空兮。古往今来之壮士,皆至此难共兮。然而他们却依然坚守孤贞之德行,并言之以志者,可以翻译为「言之以志者之乎者也兮」。 之乎者也兮,言之以志者之兮。此乃常建《赠三侍御》之赏析也。
这句并不繁复却意味深长的诗句“湖月映大海”,让我们反思人生的起伏和存在的意义。欢迎大家使用凤美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