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弼

辰州

辰州评点


《辰州》是唐代文学家陶弼创作的一首诗,即使历经千年,依然散发出独一无二的魅力。诗中以独特而深入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古今的联系,以及文化与壮美的山水风光。通过对诗意中的意象的描绘,将自然界和社会图景连结在一起,进而体现出诗人对家园和社会的热爱之情。首句“诏条符节古连今”中,“诏”、“条”、“符”皆为繁体字,使诗篇更加古拙优雅。全句揭示了王权传承的连续性,表达着尊崇古老传统的敬意。“王泽渐濡岂不深”则显露出对国家的献身和忠诚之情。紧接着的“赋役未行中国法,讴歌犹带远人音”中,“赋役”、“中国”皆为繁体字,强调对国家法律的重视,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之意。“讴歌”、“远人音”一语连绵,描画出壮丽的辽阔景象。而后的“采金户簇青莎岸,射虎兵围黄叶林”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勇士的英武形象。诗中通过色彩的对比,张扬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民族英雄的威猛形象。最后一句“寄语湖南滩上客,预将忠信待浮沉”,不仅道出湖南的旖旎山川,更展示了陶弼对浮沉之人的赤诚厚爱,体现出对人性精神追求的坚持。整首诗以诗人执着的口吻表达对祖国和族群的炽热热爱,展示了他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通过精练而深入的语言描写,诗人探寻并表达了身边种种,同时以文化的乡愁为固本之土,展示了家国情怀和向往。诗篇结构紧凑,意象饱满,使读者仿佛穿越时空,深入陶弼的内心世界。陶弼的《辰州》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独到的艺术表达方式,呈现了诗人对家国和美好生活的憧憬。虽然时光已逝,但这首诗仍然让人感受到陶弼的真挚情感和卓越才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等众多方面的独特见解,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之乎者也兮。

陶弼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