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春望

春望

春望简介


  《春望》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这首诗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春望赏析


  1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这首诗的特点分析   借眼前的景物抒发内心愁苦的感情。《春望》开篇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而河山依旧。虽江山未改,但景象大异。诗中的“国破”、“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这些都是写景,情寓景中,抒发诗人痛苦悲伤的感情。后4句直抒感情,“家书”是针对上句的“恨别”,有了离别才有思乡的家书;“烽火”照应前句中的“感时”。感伤的是令人家破人亡的战火。最后两句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把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推向极点。诗人愁得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说明头发都快掉光了,诗人的愁苦都缘于“国破”和“恨别”。全诗借眼前的景物抒发内心愁苦的感情。   用词自然;表现力极强。诗人激越与奔放的感情,突出表现在遣词用语上。作者把重要的词语都写在每句的前面:“国破”、“城春”、“感时”、“恨别”、“烽火”、“家书”、“白头”,而这一切思绪皆从“国破”而来。《春望》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前四句主要写春望之景,诗的前四句,写春望所见,作者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写尽春城败象。后四句主要抒发春望之情,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首联主要从大处落笔,总写望中所见。第二联由大到小,由总览转为具体抒写自己在这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五六句分别写国忧、家愁。这两句深层写春日所感。尾联以正面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收束全篇,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思。“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这首诗的特点分析   借眼前的景物抒发内心愁苦的感情。《春望》开篇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而河山依旧。虽江山未改,但景象大异。诗中的“国破”、“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这些都是写景,情寓景中,抒发诗人痛苦悲伤的感情。后4句直抒感情,“家书”是针对上句的“恨别”,有了离别才有思乡的家书;“烽火”照应前句中的“感时”。感伤的是令人家破人亡的战火。最后两句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把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推向极点。诗人愁得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说明头发都快掉光了,诗人的愁苦都缘于“国破”和“恨别”。全诗借眼前的景物抒发内心愁苦的感情。   用词自然;表现力极强。诗人激越与奔放的感情,突出表现在遣词用语上。作者把重要的词语都写在每句的前面:“国破”、“城春”、“感时”、“恨别”、“烽火”、“家书”、“白头”,而这一切思绪皆从“国破”而来。《春望》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前四句主要写春望之景,诗的前四句,写春望所见,作者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写尽春城败象。后四句主要抒发春望之情,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首联主要从大处落笔,总写望中所见。第二联由大到小,由总览转为具体抒写自己在这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五六句分别写国忧、家愁。这两句深层写春日所感。尾联以正面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收束全篇,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思。“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   谈到唐诗,我们就想到李杜。李白被人们称作诗仙,杜甫呢,被人们称作诗圣。仙也好,圣也罢,当然都是人们对诗人极高艺术修养的赞誉了。除此之外,杜甫的诗还被人们称为“诗史”,为什么要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呢?有人说杜甫的诗歌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的那一段历史,这种回答可看成是正确的,但有一点疑问,诗毕竟不是史,是一种情象交融的艺术,这种情象交融的艺术,何以被称为以叙事为主的史呢?杜甫的诗,抒发的当然是杜甫的情了。杜甫的感情不同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因为杜甫的眼光始终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他的哀痛不仅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整个民族。唐王朝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我们民族的心灵依旧跳动着,在杜甫的诗歌中。   诗是一种情象交融的艺术,诗名为《春望》,作者在春天望到哪些景象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而山河依旧。这山河可是昨日的山河?不是。荒草丛生,人迹罕至,长安本是繁华之地,如今只见草木了。唐人诗歌中出现的那些水边丽人哪儿去了?那些游玩的王公大臣哪儿去了?甚至连耕夫樵子也没有了踪迹,更没有了游人如蚁、冠盖如云的盛况,没有了人声鼎沸、货物如流的闹市,诗人只用了“草木深”三个字就把这个都市的繁华变成了痛苦的回忆!诗的首联一个“破”字,仿佛有声,使人闻之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分明有形,叫人触目伤怀。   作者觉得前面的景还不足以抒情,又选取了典型景物再度渲染。这就是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当属花与鸟。我们描写春天最常用的词语也是“鸟语花香”。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是写了花与鸟。这二者,一鲜艳美丽,可供人目睹;一婉转动听,可供人耳闻。但这一切对诗人而言,突然变了,花在落泪,鸟叫惊心。因为心情不好,诗人视野中的事物都涂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感时”,感慨时运;“恨别”,伤别。这是作者的心情。花怎能落泪,鸟怎能惊心呢?大家见过花上的露珠,听过凄厉的鸟鸣,作者觉得连这些花鸟都因伤时恨别而不安,更何况有感情的人呢?见花就想到都城曾经的繁华,如今杂草丛生,怎能不让人落泪?闻鸟声而想到家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如何度日呢,一想到这些又怎能不让人惊心?诗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选的是最美丽的季节,最美丽的季节里又选了最美好的景物,作者的心情不仅没有因此而愉悦,反而更沉重了。情郁于中,不得不发,诗歌转入后两联抒情。“烽火连三月”紧承“时”,“家书抵万金”紧承“别”。时世就是战争,因战争才有了分别,因分别家书才如此珍贵!这里,我们看到杜甫是一位极富人性的诗人,他对国对家都这般心挚情笃。他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的心中已融为一体。试想,若仅言国而不言家,诗歌显得空;若只言家而不言国,诗歌显得窄。杜甫的伟大,正在于他把国恨与家愁在自己的生命和艺术中,达到水乳交融、难解难分的统一,这就是“诗史”的魅力。“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李白写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深似海,以致于白发飘飘。杜甫写此诗时,年仅46岁,正值壮年,本不应有太多的白发,如今连这白发也更短了,更少了,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可见愁的深广较李白更甚。   前两联写景,却处处有情的参与;后两联抒情,却依稀可见诗人的形象。总观全诗:白发稀疏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荒草,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体验着山河破碎的悲痛,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能不令人怆然涕下呢?   战乱期间,诗人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他多么盼望战乱快快结束啊!“安史之乱”于765年终于结束了,然而,诗人梦寐以求的和平生活并没有来临。“安史之乱”的起因是地方政权过于强大,但为了平叛,又被迫给予了其他地方政权更大的权力。平叛之后,这些地方政权互相争夺地盘,兵连祸结,灾难重新降临。“安史之乱”结束两年后,杜甫写下了《登高》。   《登高》写于夔州。夔州境内有瞿塘峡,山高峡急,长江从此穿过;境内又有白帝城,猿啼很著名。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写的就是此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啸”,声音又高又长;“哀”,声音如哭似嚎。风声卷着猿鸣,猿鸣夹杂着涛声,怎能不使人思绪纷纷、哀思阵阵?俯瞰,沙白水清禽鸟翻飞。注意,这时的鸟可不是悠然翱翔,上有天风阵阵,下有恶浪滚滚,让人惴惴不安。读至此,我们已感到秋天的凉意了!但作者觉得凉意不够浓,由眼前景又想象到更广阔的秋天画卷。   落木“无边”,长江“不尽”,岸上枯叶似蝶,岸下猛浪若奔。我们仿佛看到了落叶的飘零,听到了长江的呜咽。这何止是写季节,分明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个时代充满了伤痛与悲哀。战乱就象一场大风席卷了大地十多年,在这场大风中,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如木叶般萧萧而下,枯萎死亡;那滚滚长江流动着的,不正是人们绵绵不尽的眼泪吗?同《春望》一样,前两联写景,景物却催人生情。景物的渲染堆叠,实际上是感情的积累过程,后两联的抒情也就如水之就下,自然而强烈。   “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远离故乡,思念亲人,本就让人心忧,更何况经常?更何况在这萧瑟的秋季?作者的心冷到了极点。“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也容易让人起悲怆之感。陈子昂登幽州台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何况独登,更何况多病的老人?这两句写的都是诗人自己,和国事有关吗?有,不知有多少生灵和自己一样在战争的漩涡中挣扎号哭,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们常以为作者是因病停杯,这太写实了,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试问,酒消除的是精神痛苦,病却是肉体痛苦,为了减轻病痛而宁愿让精神痛苦着,作者何故避轻而就重呢?我们宁愿相信古人写到酒常与愁有关,古人也认为酒是可以消愁的。李白好酒,苏轼好酒,陶渊明也好酒;或逃避,或陶醉,酒总是让这些诗人暂时忘掉了心灵的痛苦。但酒的作用对杜甫来说却没有丝毫作用,面对时代悲剧带给自己的巨大痛苦,他不愿躲避,又无可奈何,只好那么艰难的挺着。他抛弃了手中的酒杯,任痛苦浸透了自己的心,如此悲凉,又如此刚强,这就是我们的诗圣!   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厄于蔡,困于陈。然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面对坎坷,这位可敬的老人抱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乐以忘忧”,“发愤忘食”,始终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后人称他为“圣人”。杜甫的一生是凄惨的,最后病死在湘江的一叶小舟上,但他始终对社会抱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圣称之,再恰当不过了。   选的是最美丽的季节,最美丽的季节里又选了最美好的景物,作者的心情不仅没有因此而愉悦,反而更沉重了。情郁于中,不得不发,诗歌转入后两联抒情。“烽火连三月”紧承“时”,“家书抵万金”紧承“别”。时世就是战争,因战争才有了分别,因分别家书才如此珍贵!这里,我们看到杜甫是一位极富人性的诗人,他对国对家都这般心挚情笃。他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的心中已融为一体。试想,若仅言国而不言家,诗歌显得空;若只言家而不言国,诗歌显得窄。杜甫的伟大,正在于他把国恨与家愁在自己的生命和艺术中,达到水乳交融、难解难分的统一,这就是“诗史”的魅力。“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李白写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深似海,以致于白发飘飘。杜甫写此诗时,年仅46岁,正值壮年,本不应有太多的白发,如今连这白发也更短了,更少了,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可见愁的深广较李白更甚。   前两联写景,却处处有情的参与;后两联抒情,却依稀可见诗人的形象。总观全诗:白发稀疏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荒草,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体验着山河破碎的悲痛,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能不令人怆然涕下呢?   战乱期间,诗人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他多么盼望战乱快快结束啊!“安史之乱”于765年终于结束了,然而,诗人梦寐以求的和平生活并没有来临。“安史之乱”的起因是地方政权过于强大,但为了平叛,又被迫给予了其他地方政权更大的权力。平叛之后,这些地方政权互相争夺地盘,兵连祸结,灾难重新降临。“安史之乱”结束两年后,杜甫写下了《登高》。   《登高》写于夔州。夔州境内有瞿塘峡,山高峡急,长江从此穿过;境内又有白帝城,猿啼很著名。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写的就是此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啸”,声音又高又长;“哀”,声音如哭似嚎。风声卷着猿鸣,猿鸣夹杂着涛声,怎能不使人思绪纷纷、哀思阵阵?俯瞰,沙白水清禽鸟翻飞。注意,这时的鸟可不是悠然翱翔,上有天风阵阵,下有恶浪滚滚,让人惴惴不安。读至此,我们已感到秋天的凉意了!但作者觉得凉意不够浓,由眼前景又想象到更广阔的秋天画卷。   落木“无边”,长江“不尽”,岸上枯叶似蝶,岸下猛浪若奔。我们仿佛看到了落叶的飘零,听到了长江的呜咽。这何止是写季节,分明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个时代充满了伤痛与悲哀。战乱就象一场大风席卷了大地十多年,在这场大风中,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如木叶般萧萧而下,枯萎死亡;那滚滚长江流动着的,不正是人们绵绵不尽的眼泪吗?同《春望》一样,前两联写景,景物却催人生情。景物的渲染堆叠,实际上是感情的积累过程,后两联的抒情也就如水之就下,自然而强烈。   “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远离故乡,思念亲人,本就让人心忧,更何况经常?更何况在这萧瑟的秋季?作者的心冷到了极点。“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也容易让人起悲怆之感。陈子昂登幽州台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何况独登,更何况多病的老人?这两句写的都是诗人自己,和国事有关吗?有,不知有多少生灵和自己一样在战争的漩涡中挣扎号哭,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们常以为作者是因病停杯,这太写实了,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试问,酒消除的是精神痛苦,病却是肉体痛苦,为了减轻病痛而宁愿让精神痛苦着,作者何故避轻而就重呢?我们宁愿相信古人写到酒常与愁有关,古人也认为酒是可以消愁的。李白好酒,苏轼好酒,陶渊明也好酒;或逃避,或陶醉,酒总是让这些诗人暂时忘掉了心灵的痛苦。但酒的作用对杜甫来说却没有丝毫作用,面对时代悲剧带给自己的巨大痛苦,他不愿躲避,又无可奈何,只好那么艰难的挺着。他抛弃了手中的酒杯,任痛苦浸透了自己的心,如此悲凉,又如此刚强,这就是我们的诗圣!   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厄于蔡,困于陈。然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面对坎坷,这位可敬的老人抱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乐以忘忧”,“发愤忘食”,始终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后人称他为“圣人”。杜甫的一生是凄惨的,最后病死在湘江的一叶小舟上,但他始终对社会抱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圣称之,再恰当不过了。

杜甫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