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纵氐羌释义


【大野】广大的原野、田野。唐李邕《石赋》:“植杖大野,周目层巖。”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臧克家《自己的写照》诗:“看敌人随着枪声仆地,像七月的高粱倒在大野里。”2.古泽名。又名巨野、鉅野。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嘉祥县一带。《书·禹贡》:“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孔传:“大野,泽名。”孔颖达疏:“《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鉅野县北。鉅即大也。”3.复姓。北魏有大野拔,为南青州刺史。见《魏书·静帝纪》。北周阎庆赐姓大野氏。见《周书·阎庆传》。

【纵】1. 放:~虎归山。~火。  2. 放任;不拘束:放~。~目四望。~情。~观全局。  3.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身。  4. 即使:~然。~使。~令。  5.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横交错。~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贯。~深。  6. 起皱纹:~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了。  7.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 | ◎ 急遽的样子:“丧事欲其~~尔”。

【氐羌】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诗·商颂·殷武》:“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孔颖达疏:“氐羌之种,汉世仍存,其居在秦陇之西。”《荀子·大略》:“氐羌之虏也,不忧其係垒也,而忧其不焚也。”杨倞注:“垒读为纍。氐羌之俗,死则焚其尸,今不忧虏获,而忧不焚,是愚也。”三国蜀刘禅《复诸葛亮丞相诏策》:“降集氐羌,兴復二郡。威震凶暴,功勋显然。”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姜,姓也,逋子为氐羌。”

大野纵氐羌的用户点评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