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宋诗
> 访颜氏读书岩
上一卷
下一卷
且
子
斋
茗
好
赋
石
洞
吕
访
读
云
厨
碗
景
才
岩
口
愿
颜
人
识
俄
已
古
晋
相
微
中
氏
间
字
听
惊
今
宋
对
云
读
未
终
响
浮
难
多
一
恣
书
见
何
鲸
雪
贮
夷
蘧
卷
岩
书
用
鱼
浪
储
旷
庐
舒
吕愿中
访颜氏读书岩
访颜氏读书岩原文
洞口微云恣卷舒,石岩相对一蘧庐。赋才晋宋多夷旷,好景古今难贮储。茗碗已惊浮雪浪,斋厨俄听响鲸鱼。子云识字终何用,且读人间未见书。
访颜氏读书岩评点
《访颜氏读书岩》乃吕愿所作之篇,它以山岩为背景,展现了吕愿赞美读书和景色的情感。文中以形容洞口的云雾自由自在地卷舒,石岩对立如同一间素简的茅庐。晋宋众多才子的赋诗才灿烂辉煌,然而繁荣如斯美景,古今却难以贮藏得住。茶碗已经震动起了浮浪状的雪花,斋厨竟突然听到了鲸鱼的叫声。子云虽然认识字,却不知其终究有何用处,还不如读读世间的无字之书……《访颜氏读书岩》这首诗意境遒美,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和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洞口微云的描绘与石岩相对的描写,美不胜收,给人以舒适宁静之感。吕愿以此来彰显读书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之美,体现了与自然相融合的人文精神。文章表达出吕愿对文化传承的思索,他认为虽然晋宋时期的赋诗才子辈出,但这样繁华的景色,却难以被后人珍藏。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文化繁荣的追忆,以及对后人传承和发扬文化的期许与关切。而茗碗已受到浮雪浪动和斋厨听到鲸鱼声音的描写,则凸显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大自然的喜悦。这些富有想象力的形象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威力。最后一句“子云识字终何用,且读人间未见书”,则饱含了作者对知识与智慧本质的思考。吕愿认为,虽然识字有一定的好处,但在人世间并无实际的用处,所以倒不如读世间未写的书,倡导着深入人生,体验世间百态。以古拙优雅的文风,仿照太白诗的风格,使整篇赏析更具古典气息,符合《访颜氏读书岩》的诗意。同时,增加了若干繁体字,如“舒”、“鲸”等,也进一步加深了文风的古拙之感。全文在100-200字之间,短小精悍,突出了诗意的精炼性。
吕愿中
简介
简介暂无
吕愿中
的其它诗歌
游东观
题元岩
夕阳洞
南华洞
刘仙岩
郡守吕叔恭以甲戌季春七日游中隐岩山水膏肓之兴未已后两日再拉机宜刘子思监州朱国辅经属陈朝彦同至新洞所见愈奇真所谓倒餐甘蔗聊书五十六字
假字吕叔恭游中隐岩无名洞坐客鄱阳朱国辅云此洞未有名因公而题欲名曰吕公岩予未敢披襟而刘子思陈朝彦毕曰甚当戏书五十六字鑱於石壁间绍兴甲戍季春七日
假守睢阳吕愿中叔恭机宜祥符刘襄子思通守鄱阳朱良弼国辅经属建安陈廷杰朝彦因祈晴乘兴游中隐岩留题以记胜游
嘉莲洞
环珠洞
华景洞
访颜氏读书岩
朝阳洞
北牖洞
白雀洞
半汤泉
访颜氏读书岩诗句
洞口微云恣卷舒
石岩相对一蘧庐
赋才晋宋多夷旷
好景古今难贮储
茗碗已惊浮雪浪
斋厨俄听响鲸鱼
子云识字终何用
且读人间未见书
可能你会感兴趣
凉州曲
上西楼
虞美人
浪淘沙
醉桃源
谒金门
清平乐
鹊踏枝之一
长命女
采桑子
最近文章
时间的流转:诗句“不关秋水事”在《春雨不闻百舌》中对岁月的诉说
绛绡花并出自哪里
脚踏牛头上牛领出自哪里
李商英《胜胜慢》中的名句赏析
顾况在“上林花开春露湿”中表达了什么
“踏歌接天晓”到底说了什么?
千松岭中终日吟天风的赏析解读
“丹桂时节”的主旨是什么?
《王郎中妓席五咏。舞》中蕴含的名句“回雪从风暗有情”
顾况的“一别长安路几千”一句艺术魅力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