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肇

风不鸣条

风不鸣条评点


卢肇的《风不鸣条》一诗展示了风与竹之间的默契与对话,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之奥妙的深入感悟。诗开头有云:“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此句以“习习”形容和风,细致婉转地描绘了和风的飘逸轻柔之态,而“过条不自鸣”则以“不”字强调了竹条的安静寡言,由此可见风与竹之间的微妙对比。其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青律”“白蘋”等物象,形成了具体的意象。例如,“暗通青律起”描述了风声在竹里的传递,真实而不张扬;“远傍白蘋生”描绘了风掠过草地,引发白蘋起舞飞扬之景。此外,诗人通过描写风吹拂树花纷纷落下、经过林间鸟儿惊飞等细节,始终保持了细腻入微的抒情感,将自然景物的变幻与表达者情感的共鸣相结合,既有意境,又时常引人深思。诗人还通过描写萝蔓的蔓延、柳丝的轻柔,以及松林和竹声的交错,使得整首诗的音韵更加丰富多样。例如,“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则将自然界中的声音和动态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感人至深。诗末两句“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则在细腻中显露出一丝悲凉之感。谷中松林的声音对诗人而言仿佛陷入迷茫,而开窗之处竹声不再,这种寥寥几字间的繁简对照,更凸显了整首诗的情感色彩与韵律之美。综上所述,卢肇的《风不鸣条》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神奇的人生感悟,通过巧妙运用具象词语以及对音韵的把握,表现出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的相互交融之美。这首诗充满了古拙优雅之风,使人在阅读之际仿佛穿越时光而感受到了深刻的诗意与细腻之美。之乎者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