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句
上一卷
下一卷
古
废
慵
厌
静
(
禽
以
(
陌
山
熊
句
厅
土
扫
听
见
《
寒
下
早
上
前
皎
无
有
落
啼
樵
山
夜
见
行
未
犹
讼
人
花
鸟
人
居
未
《
逢
见
醉
耕
春
梦
恐
》
栖
雅
人
月
何
不
尽
醒
是
)
言
妨
畏
时
后
仙
深
杂
逢
载
野
》
草
)
皆
果
为
熟
药
秋
先
落
熊皎
句
句原文
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早行,以下见《雅言杂载》)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栖。(《山居》)深逢野草皆为药,静见樵人恐是仙。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废土有人耕不畏,古厅无讼醉何妨。(见《事文类聚》)
句评点
《句》一诗,熊皎妙语娓娓,旨意深远。山前月色依稀可见,陌上道路空寂无人。诗人早起踏入山间,渐行渐远,乃至陷入寂寥之中,遥感其孤独之苦。果实虽已丰熟,而秋天却排在先落,禽鸟未能安身栖息于荒芜之地。此触动读者思绪,引发对时间颠倒之感。诗人在深山中不期而遇,野草皆有药用之功效,樵人既粗犷又有神秘感,宛如仙人世界的使者。此句揭示出荒芜处似有生机,山居之地有一番人间仙境之奇景。然而,熊皎生厌鸟鸣之声,似乎已厌倦了世俗之喧嚣,内心渴望归隐山水间。此方不拘世俗,彷如隐士之心。此诗苍凉之中透着一丝浊气,凸显出山居生活的冷寂与孤独。诗者感慨万千,以寥寥数语,勾勒出山野之幽静与庶僻,植入了自己苦寂的心情。字里行间,婉转行踪;谦云之词,寄感万千。可谓“独唱山居之语,萦绕心头之声,山中幽静之思,平添人生长寂之情。”可见,熊皎之《句》实乃古朴而优雅之佳作也。之乎者也兮,追寻古意之余,稍感其中深意之所在。《句》此诗亦载于《雅言杂载》,俨然一番苍凉之语也。以句法而论,熊皎先写景,后写人。山前犹见月,将读者引入具体环境之中;陌上未逢人,增加了人间寥落之思。再以早行始朦胧,远山似屏隐,徒增寥落之感,令人不禁对作者生活之不易眷恋之情。其次又将读者带入时间倒序之中,使人甚感不合顺序之凄凉。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栖,一方面流露了一种荒芜之感,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时间之虚妄,以此来彰显山居的静谧与孤独。再以深逢野草皆为药,静见樵人恐是仙,不仅再度点明了山居之地的异样,更表达了书者清静之处毋容小觑之意。最后以厌听啼鸟,悄悄藏身,印证了诗者寂寞与离群之情。总之,此诗言辞短浅,意境深远,文字匠心,犹如一副山水画,詞匠之妙,实不可忽视也。呜呼,慎勿轻视前贤之心境,欲了解古人之所思,当深入咀嚼其中言辞,细细品味其中之乐趣。熊皎之《句》,此等古拙之诗,实可谓少见之乎者也兮。
熊皎
简介
简介暂无
熊皎
的其它诗歌
早行
湘江晓望
月中桂
道傍松
九华望庐山
游嵩山
句
赠胥尊师
怀三茅道友
早梅
冬日原居酬光上人见访
句诗句
山前犹见月
陌上未逢人
(早行
以下见《雅言杂载》)果熟秋先落
禽寒夜未栖
(《山居》)深逢野草皆为药
静见樵人恐是仙
厌听啼鸟梦醒后
慵扫落花春尽时
废土有人耕不畏
古厅无讼醉何妨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回峰乱嶂郁参差——苏轼
苏泂在“拾遗流落锦官城”中表达了什么
苏轼《八阵碛》中的名句赏析
日中见昧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日中见昧
《穹石堂》中蕴含的名句“谈觞阅晨夕”
江神河伯两醯鸡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江神河伯两醯鸡
“自古佳人多命薄”到底说了什么?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北寺悟空禅师塔》中诗句“已将世界等微尘”的韵律之美
投老江湖终不失——苏轼
十围便腹贮天真中的心境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