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橹上清涔释义


【鸣橹】“鸣艣”。摇橹声。借指船行。宋王安石《题朱郎中白都庄》诗:“藜杖听鸣艣,篮舆看种田。”宋范成大《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诗:“相过得得款溪门,雪夜前村听鸣櫓。”宋陆游《航海》诗:“趁潮乱鸣艣,过磧细扶柁。”明刘基《彭泽阻风》诗:“不寐残缸犹闪灭,动情鸣櫓数哑謳。”汉

【上清】1.上天;天空。《汉书·扬雄传下》“不能撠胶葛”唐颜师古注:“胶葛,上清之气也。”唐齐己《贺雪》诗:“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2.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云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餘天也。”《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兰公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无飢,远近闻之,皆知其必飞昇上清也。”3.用以指道观或道长。唐白居易《酬赠李炼师见招》诗:“几年司諫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明朱权《

【涔】1. 连续下雨,积水成涝。  2. 〔~~〕a.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b.形容天色阴晦;c.形容头脑胀痛。  3. 泪落很多的样子:~泪。 典网

鸣橹上清涔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