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黄茅连巨浸释义


【三】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面】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  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a.面对着墙;b.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  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  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  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  8

【黄】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2.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5. 姓。 典

【茅】◎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草。~庐。~舍。名列前~(喻名次列在前面)。

【连】1.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烽火~天。~篇累(lěi )牍。  2. 带,加上:~带。~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3. 就是,既使,甚至于:~我都不信。  4. 联合:外~东吴。  5.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长。  6. 姓。  7. 古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8. 古同“链”,铅矿。

【巨浸】1.大水。指大河流。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唐卫次公《渭水贯都赋》:“原夫渭者雍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宋陈善《扪虱新话·论孟子之书有巧妙处》:“吾谓此一章似长江巨浸,瀰漫无际,而浑浩回转,不可名状。”清黄景仁《望泗州旧城》诗:“泗淮合处流汤汤,作此巨浸如天长。”2.大水。指大海。唐许彬《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诗:“不易识蓬瀛,凭高望有程。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宋范仲淹《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太湖﹞虽北压扬子江而东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孙中

三面黄茅连巨浸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