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流勿讶吾来频释义


【缁流】僧徒。僧尼多穿黑衣,故称。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内胡统寺》:“﹝诸尼﹞常入宫与太后説法,其资养緇流,从无比也。”唐卢纶《秋夜同畅当宿藏公院》诗:“将祈竟何得?灭踪在緇流。”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或谓脗合禪机,前身亦緇流中人也。”《西湖佳话·灵隐诗迹》:“老师父佳作……自是诗坛名宿,卢、骆、王、杨之儔也,决非隐逸中偶然得句者。不知为何遁入緇流?”

【勿】◎ 副词,不,不要:请~动手。~谓言之不预(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 典

【讶】1. 惊奇,奇怪:~然。~异。惊~。  2. 同“迓”,迎接。

【吾】1. 我,我的:~身。~国。~辈。  2. 姓。 | ◎ 古同“御”,抵御。

【来】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

【频】1. 屡次,连次:~繁。~仍。~数(shù)(次数多而接连)。~率(lǜ)。~谱。捷报~传。  2. 危急:“国步斯~”。  3. 并列:“百嘉备舍,群神~行”。  4. 古同“颦”。 | ◎ 古同“濒”,水边地。

缁流勿讶吾来频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