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腥失调饪释义


【膻腥】1.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唐高适《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诗:“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犹未知膻腥。”唐李绅《过荆门》诗:“阴森鬼庙当邮亭,鸡豚日宰闻膻腥。”2.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习或其所建立的政权等的蔑称。明梁伯龙《拟出塞》曲:“音书难倩。况万里膻腥,更谁访红颜薄命?”

【失】1. 丢:遗~。坐~良机。收复~地。流离~所。  2. 违背:~约。~信。  3. 找不着:迷~方向。  4. 没有掌握住:~言。~职。~调(tiáo )。  5. 没有达到:~望。~意。  6. 错误:~误。~策。过~。~之毫厘,谬以千里。  7. 改变常态:惊慌~色。

【调饪】之职,治理国家。《旧唐书·陆贽传论》:“贄居珥笔之列,调飪之地,欲以片心除众弊,独手遏羣邪。”参见“调鼎”。2.谓烹饪。宋洪迈《夷坚丁志·济南王生》:“自携一婢来,凡调飪纫缝,非出其手不可。”

膻腥失调饪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