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贤洛阳之名望释义


【四】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贤】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2.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洛阳】ograve;yáng[Luoyang]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名望】1.名声,威望;为人仰望的名声。《三国志·蜀志·黄忠传》:“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然制举出身,名望虽高,犹居进士之下。”《说唐》第一回:“自是晋王威权日盛,名望日增。”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二四:“珊裳从来不欢喜认识那些显赫的或者有名望的人物。”2.指有名望的人。《北齐书·崔瞻传》:“瞻性简傲,以才地自矜,所与周旋,皆一时名望。”3.名门望族。《周书·于翼传》:“翼一无所取,唯简赏口内名望子弟有士风者,别待遇之。”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赐孤儿改名望,袭父

四贤洛阳之名望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