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松
上一卷
下一卷
始
直
根
枝
清
浓
又
曾
廖
松
将
待
脚
柯
声
翠
向
于
匡
凡
素
盘
偃
谁
自
东
西
图
木
秋
来
后
道
知
吴
晋
斗
摇
爪
龙
四
千
作
封
荣
落
距
蛇
时
古
大
中
枯
日
粗
老
无
在
夫
散
廖匡图
松
松原文
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
松评点
《松》是廖匡图的代表作之一,《松》以古拙优雅的文风,表现出人们对松树的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松树的浓翠、清声以及其生命力的顽强,带给人们一种高洁、坚强和不朽的感悟。诗中写道:“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廖匡图以松树为喻,比喻自己不仅有遥远的历史渊源,还在东吴也有较高的地位,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自豪感。接着诗句道出了松树的特点:“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松树生有浓翠的枝叶,自知自己常青千古流传,并拥有清脆悠扬的音响,但却没有人能够真正颂唱它四季常青的美丽。这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深切赞美和对松树不朽的传世之感。接下来,诗词描绘了松树生命力的坚强:“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松树的枝柯放尽,依然能够屹立不倒,如同横卧之后的龙蛇显现自己的苍老和尊贵。松树的根脚盘来,就像是大爪子般粗壮,显示出松树生命力顽强、根基稳固的特质。最后两句“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表达了对松树生命进程的关注。只有到了秋天,当白花芍药凋零之时,才能看到松树平凡的收获与衰败。这一对比彰显了松树的生命力更为持久,更具不朽之特性。整首诗以文言文书写,采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如夸张、象征等,使诗意更深沉、博大。同时,字句间使用了一些繁体字,如“之乎者也兮”,丰富了文辞的层次感。综上所述,《松》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松树高洁、坚强和不朽的感悟,并以古拙优雅的文风,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廖匡图
简介
简介暂无
廖匡图
的其它诗歌
句
松
和人赠沈彬
赠泉陵上人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松诗句
曾于西晋封中散
又向东吴作大夫
浓翠自知千古在
清声谁道四时无
枝柯偃后龙蛇老
根脚盘来爪距粗
直待素秋摇落日
始将凡木斗荣枯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回峰乱嶂郁参差——苏轼
苏泂在“拾遗流落锦官城”中表达了什么
苏轼《八阵碛》中的名句赏析
日中见昧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日中见昧
《穹石堂》中蕴含的名句“谈觞阅晨夕”
江神河伯两醯鸡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江神河伯两醯鸡
“自古佳人多命薄”到底说了什么?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北寺悟空禅师塔》中诗句“已将世界等微尘”的韵律之美
投老江湖终不失——苏轼
十围便腹贮天真中的心境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