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方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评点


《颂古三十八首》是释慧方的一篇赞颂古代圣贤的诗集,其中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慈悲真理的崇敬和颂扬。善财拈起一枝草,持来度与文殊老。 杀活虽然在手中,遍界不藏光杲杲。此首诗,双手拈一枝草,是释慧方对于善恶之间,因果报应之理的阐述。以此示人,为善行仁义,即可积善之果;反之,则会遭受恶果。其中“拈起”二字,既强调了行善行恶的力量,又展示了释慧方对于众生之慈悲之心。事实上,行善乃至行恶,都是在自我选择中,而文殊老是悟空主要的护法神,是释慧方的敬佩对象。释慧方通过这样的用词,既展示了自己对于佛教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呼吁人们要向文殊老学习,成为善行者,为众生带来普度。袪恶就是佛教思想的核心,而佛法的底线是在于斩除一切恶,不能因自身得失而影响结业的进化。此诗中的“杀活虽然在手中”,表达了任何事物的生死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释慧方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杀活的结果始终取决于自己的选择。然而,这里的“杀活”并非局限于生物的生死,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对于自我的纵欲和烦恶的破除,以达到解脱之境。诗中的“遍界不藏光杲杲”,以暗喻的方式告诫人们,行善行恶皆有果报,不管是善行还是恶行,都将遭受相应的结果。借此强调了因果报应之道,旨在引导人们远离恶行,修行佛法,追求内心的净化和善巧。综上所述,《颂古三十八首》这首诗深刻表达了善恶之间的因果规律,展示了释慧方对于佛教智慧和悲悯的推崇与敬佩。其古拙、优雅的文风,富有哲理的含义使其言之凿凿,引人深思。人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或许会被其深厚的意趣所感染,同时也被鼓舞去行善积德,追求内心的升华和真善美之境。之乎者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