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冉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评点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是唐代诗人皇甫冉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向李尊师致送张道士,同时对李尊师的仰慕之情。这首诗以古朴雅致的文风,展现了皇甫冉对师道和传统文化的推崇与思索。诗人以“向山独有一人行”开篇,意指诗人独自前往山中,行走于山麓之间。其间,“近洞应逢双鹤迎”,描绘出道士修行的神秘景象。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师道的向往之情,通过“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的描写,展示了他受到李尊师启发的心境。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李尊师在修行过程中的种种情景。“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此处运用了典型的山水田园意象,表现了李尊师勤勉求学的精神和他崇尚自然、追求至善的品性。然而,诗人深感李尊师年事已高,“师事少君年岁久”,出于对师恩的感激之情,他愿随同前往“层城”,厥愿恭候李尊师的晋升事宜之际。这一段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李尊师深深的敬重之情,以及对李尊师前途的祝福。综上所述,皇甫冉的《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是一首展示诗人对师道和传统文化的推崇之作。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士修行的向往,对李尊师的钦佩和尊敬之情。此诗文风古拙优雅,别出心裁地运用了山水田园意象,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修身养性的思考与追求。附加:部分繁体字:彳亍之乎者也兮

皇甫冉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