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奉龙旗释义


【投老】1.垂老;临老。《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宋杨万里《周子及监簿挽诗》:“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轻迟。”清金农《题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韵》:“急喉何居士,投老乐湛湛。”2.告老。晋王羲之《十七帖》:“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唐牟融《处厚游杭作诗寄之》:“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明张四维《双烈记·行游》:“投老归湖,皇恩浩荡,閒身得伴鱼竿。”清叶廷琯《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诗孙投老吴下

【奉】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  4. 信仰:信~。素~佛教。  5. 供养,伺候:~养。供~。侍~。  6. 姓。  7. 古同“俸”,薪金。

【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旗】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  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  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投老奉龙旗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