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桥下棹洄沿释义


【五城】ǔchéng[officialsoffivedistrictsincapitalcity]指五城御史。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京兆五城不敢专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桥】1.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梁。~墩。~涵。~头堡。吊~。栈~。引~。立交~。  2. 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手术。  3. 古同“乔”,高。  4. 古同“矫”,正,整。  5. 姓。

【下】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使降落:~半旗。~棋。  7. 进入:~海。  8. 投送:~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 谦辞:在~。~官。  11. 颁布:~令。  

【棹】1.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2. 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3. 船:~夫(船家)。归~。 | ◎ 同“桌”。 典

【洄沿】顺流而下。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唐韩愈《送灵师》诗:“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清龚自珍《桐君仙人招隐歌》:“两家息壤殊不远,江东浙东一棹堪洄沿。”

五城桥下棹洄沿的用户点评


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