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
上一卷
下一卷
不
下
飞
净
薛
题
吴
忍
帘
霜
扫
奇
云
声
见
弹
皓
黄
童
古
子
秋
箜
如
金
意
夜
月
篌
雪
阶
)
歌
(
一
作
崔
国
辅
诗
薛奇童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原文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评点
薛奇童《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一首,道:“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夜深闻曲终,思绪今犹结。世事何曾了,一念重沉浸。之乎者也兮,人生苦穷迫。辛苦悯天意,流离恨荆棘。忧伤欲何言,于物感微妙。抬头望高天,虚空似永恒。烦扰纷扬散,安靖归自然。众生如浮云,须臾即过迁。之乎者也兮,欢喜与悲愁。不负今夕月,把酒吟诗篇。远山有如画,流水卷细烟。纵然世俗累,内心自如仙。之乎者也兮,踏破浮华世。薛奇童佛诗曰:‘行者,你我皆如梦。’”这首《吴声子夜歌》以幽深的曲调吟唱着秋夜的情怀。黄金阶上,清洁无尘,飞霜皓白如雪,使人忍不住要下帘弹箜篌,只为不愿见到秋天的明月。而当夜深曲终时,思绪却仍然缠绕不解。纷繁的世事何曾尽头,一念之间重重沉浸其中。诗人颇为苦闷地表示,人生充满了困苦和逼迫。辛苦忍受并同情天意,流离忧愁于恼人的荆棘之间。怀忧的伤感实难以言表,对于身世之感受微妙而恍然。此时,他抬头仰望高高的天空,虚空似乎永恒不变。烦扰与纷扰渐渐散去,内心恢复安静与自然。世间万物如浮云一般,转瞬即逝。于是,欢喜与悲愁之感忽然又涌上心头。然而,他绝不负今夕的明月,把酒吟唱诗篇。远山如画,流水带起细细的烟雾。纵然世俗的纷扰将其埋没,内心仍然可以宁静如仙。行者,你我皆如梦境般虚幻。诗人以这首佛诗告诫人们,要超越 worldly concerns,踏破浮华的尘世,不受其困扰。之乎者也兮,行者何须迷沉其中。
薛奇童
简介
简介暂无
薛奇童
的其它诗歌
楚宫词二首
云中行
塞下曲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
和李起居秋夜之作
拟古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诗句
不忍见秋月
下帘弹箜篌
飞霜皓如雪
净扫黄金阶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炙肥牛中的心境和寓意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一门三圣”在《同前曹植》中的意义
同前谢惠连中何为有用的赏析解读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达人识真伪”在《同前四解魏·文帝》中的意义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边地多悲风”在《塘上行五解魏·武帝》中的意义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十二月歌》中诗句“天寒岁欲暮”的韵律之美
饮酒歌舞——相和歌辞十八
月色含江树出自哪里
剖析诗句“火不热真玉”在《反白头吟白居易》中的意义
“行复尔耳”的主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