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赠王山人
上一卷
下一卷
问
知
带
经
灶
山
日
红
唐
赠
何
到
雨
秋
前
下
日
藤
求
王
方
蓬
多
少
无
有
缘
一
山
法
莱
闻
见
火
家
溪
柱
人
得
难
野
闲
药
身
入
脚
长
再
鹤
人
初
未
谷
常
生
访
鸣
说
成
老
行
轻
唐求
赠王山人
赠王山人原文
红藤一柱脚常轻,日日缘溪入谷行。山下有家身未老,灶前无火药初成。经秋少见闲人说,带雨多闻野鹤鸣。知到蓬莱难再访,问何方法得长生。
赠王山人评点
红藤挂满一柱脚,轻盈欲飘之态常存。日日缘溪涓涓而往,入谷之间行踪不闻。山下有一家,岁月尚未使身为老者。炉前无烟火,尚未成为药引。经过秋季,很少有闲谈者提及此处。却经珠雨而常听到野鹤鸣。如果知晓蓬莱仙岛,如何才能再次前往?我向何方才能得到长生之法?之乎者也兮!红藤之轻盈欲飘,仿若秋叶般轻柔地陪伴山人。日复一日,沿着溪流涓涓细流往去,悄然无声,进入了幽深的山谷。山下有一家,岁月尚未使其脾性呈老相。铁灯前,炉中未燃起半点烟火,草药刚刚成型。经历过秋季的洗礼,闲人们渐渐避而不谈此处。却用心实地聆听到雨中野鹤的鸣叫声。究竟要如何知晓蓬莱仙岛的行踪?又该如何寻得长生之法呢?红藤绝非轻盈,自有脚根扎实,稳固且柔韧。它行进于溪边入谷,言行低调而有节制。山下之家纵被岁月轮转,但身体健朗如未老之人。炉火未燃起,药料旋已成型。淡泊秋日之事,稀有闲人传诵。习于珍雨之时,往往又能听到野鹤悲鸣声。蓬莱仙岛之行,又岂容易得?长生之道,非易为人所求。红藤之柱,虚悬高峻,不着实之态恒存。时日如梭,溪边密绕,进谷行乐也寻觅。山下有一家,身尚中年,气质不愧年轻。灶前无火,独木曌曌,药引初成未显。秋至零星时聚,逐雨已闻野鹤鸣。如何知蓬莱难再访?叩求长生之法,亦在何方之乎者也。
唐求
简介
简介暂无
唐求
的其它诗歌
句
巫山下作
酬舒公见寄
题刘炼师归山
题常乐寺
赠王山人
赠楚公
题李少府别业
伤张玖秀才
题友人寓居
送僧讲罢归山
题青城山范贤观
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
山居偶作
赠道者
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
涂次偶作
夜上隐居寺
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题杨山人隐居
边将
秋寄□江舒公
山东兰若遇静公夜归
舟行夜泊夔州
发邛州寄友人
和舒上人山居即事
送友人归邛州
赠行如上人
马嵬感事
赠著上人
古寺
题郑处士隐居
晓发
客行
酬友生早秋
赠王山人诗句
红藤一柱脚常轻
日日缘溪入谷行
山下有家身未老
灶前无火药初成
经秋少见闲人说
带雨多闻野鹤鸣
知到蓬莱难再访
问何方法得长生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炙肥牛中的心境和寓意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一门三圣”在《同前曹植》中的意义
同前谢惠连中何为有用的赏析解读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达人识真伪”在《同前四解魏·文帝》中的意义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边地多悲风”在《塘上行五解魏·武帝》中的意义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十二月歌》中诗句“天寒岁欲暮”的韵律之美
饮酒歌舞——相和歌辞十八
月色含江树出自哪里
剖析诗句“火不热真玉”在《反白头吟白居易》中的意义
“行复尔耳”的主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