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真慧寺(五祖道场)
上一卷
下一卷
白
更
岭
岩
西
上
世
遍
裴
真
莲
有
上
前
天
界
事
寻
度
慧
花
一
青
芍
移
不
全
真
寺
向
般
松
药
向
知
抛
迹
(
半
人
佛
师
此
何
不
蹑
五
天
不
手
亲
间
处
忍
莓
祖
开
见
栽
种
来
去
回
苔
道
场
)
裴度
真慧寺(五祖道场)
真慧寺(五祖道场)原文
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上界不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
真慧寺(五祖道场)评点
裴度的《真慧寺(五祖道场)》这首诗,以其古拙优雅的文风,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禅宗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人世间纷纷扰扰的厌世之感。诗中,裴度以探索真迹、踏过莓苔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在纷繁世事中寻求内心真善美的渴望。同时,作者抛却了尘世之累,不忍回首,彰显出他对修行之道的坚持和超凡脱俗的思想。接着,诗人叙述了上界不知何处去,而西天却移向此间来的奇观,以此揭示了佛教信仰中对于仙佛由远方而来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与崇奉。移转观瞻,诗中描绘的芍药、青松等景物,以及白莲花向半天开的景象,彰显了佛教的美学意境。侧重描写自然之美,折射出佛教追求心灵纯洁的理念。最后一句“之乎者也兮”,点明了作者对真慧寺的敬重之情,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诗作的主题。总之,裴度的《真慧寺(五祖道场)》这首诗,融合了佛教的信仰观念和美学意境,以古雅的文风表达了对于心灵净化和追求真善美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玄妙之境,诗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向读者展现了对于人生和佛教信仰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裴度
简介
简介暂无
裴度
的其它诗歌
西池送白二十二东归兼寄令狐相公联句
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
度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构咏乐不可…因为联句
喜遇刘二十八偶书两韵联句
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涂经洛中相见联句
蔷薇花联句
首夏犹清和联句
西池落泉联句
春池泛舟联句
送刘
再送
凉风亭睡觉
雪中讶诸公不相访
傍水闲行
句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之作
太原题厅壁
溪居
喜遇刘二十八
至日登乐游园
窦七中丞见示初至夏口献元戎诗,辄戏和之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
真慧寺(五祖道场)
中书即事
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贞元八年宏词)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
夏日对雨
白二十二侍郎有双鹤留在洛下予西园多野水长松…请之
真慧寺(五祖道场)诗句
白莲花向半天开
更有一般人不见
岭上青松佛手栽
岩前芍药师亲种
西天移向此间来
上界不知何处去
世事全抛不忍回
遍寻真迹蹑莓苔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中兴人物中的心境和寓意
不堪楼上角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不堪楼上角
《柳梢青(杨花)》中蕴含的名句“薄命佳人”
《南游感兴》中蕴含的名句“鹧鸪飞上越王台”
十年心事——张涅
时间的流转:诗句“归未”在《如梦今》中对岁月的诉说
“蝉噪槐花已四秋”到底说了什么?
带月夜归读经典翻译和点评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叹葵花》中诗句“花落委苍苔”的韵律之美
《春日访山人》中蕴含的名句“游乐到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