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吕声之

过杜潭题曾祖庆源庵

过杜潭题曾祖庆源庵

过杜潭题曾祖庆源庵评点


吕声之《过杜潭题曾祖庆源庵》诗,以古拙的文风,描绘了田园景色和世代传承的祥瑞之象。诗云:“横江灏气欲欺裘,木落千林水露洲。”笔者以为,作者借横江之景、千林之水,映照人生的浮沉荣辱之态,灏丽气象欲欺裘衣之寒渺,犹如残秋之落叶点缀水面的露珠,既清丽而又寥寥。乃以此意力图表达人生无常的思绪。然而,诗不仅止于田园景色的描绘,更展露了作者几经沉浮后的省悟。诗曰:“偶为搜荒投陇亩,因而展省到松楸。”字里行间,透出作者跌宕起伏的经历与心境,若即若离之间,述说人生百态。祖庆源庵成为了作者寻觅真理、拨云见日的归宿之所。神驹衔沙,应了年伏后的变幻同兆;祥笋留为后裔,昭示族谱传承的永恒。以此见,作者于庆源庵一字之中,寄托了百千祖先对后人的期许与祝福。最后两句:“寄与老僧勤洒扫,庭前橘绿桂香浮。”则是作者将对庆源庵的深情寄托于老僧的殷勤扫地之事上,景物之美与人情之深相得益彰。橘绿桂香,凭此消闲,使人在山水之间沐古人之恩泽,感古往今之风雅。总之,《过杜潭题曾祖庆源庵》以其古拙优雅的文风,朴素而不失精致地描摹了大自然的景色,亦展露了作者人生历程与心路历程的转折与省悟。配以繁体字的点缀,并使用之乎者也兮,使整首诗更显古意盎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