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舒邦佐

花光寺送使者书壁

花光寺送使者书壁

花光寺送使者书壁评点


《花光寺送使者书壁》是唐代舒邦佐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花光寺送别使者后的心情与居住环境,以及对离别的感叹之情。这首诗以简洁自然而脍炙人口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索与忧愁。白沙翠竹钓鱼矶,似乎作者正在一片宁静的白沙之中,旁边绿竹环绕,有一座钓鱼岛。白沙与翠竹的对比,形成了诗中景色的美妙之感。同时,这也暗合了作者的归心未降之情。家住江南未得归,之乎者也兮!诗人的寓言性描述使读者可以更为具象地感受到作者的思绪起伏与思乡之情。舒邦佐身处江南,而心却远在他方,杳无消息地等待着归家的机会。江南的美景无法让他安心栖息,让他感到无比的煎熬之苦。最恨花光山下路,之乎者也兮!诗人对道路的怨懟与忧伤凸显,表现了他对漫长旅途的痛心之感。花光山下的路有如等待者的无尽之路,它延伸着舒邦佐悲切的思绪与离愁。诗人心中最恶心的是这条路,因为它让他无法回归而倍感痛苦。数声杜宇背人飞,之乎者也兮!诗人通过“杜宇”串联了前后的思念之情。杜宇背人之飞意味着离别,也象征了他思念中的踌躇与迟疑。几声杜宇背离,无言传递着诗人的痛苦,无法言说的离愁。通过这首诗,《花光寺送使者书壁》告诉我们,舒邦佐始终无法释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描绘的江南美景,与自己内心挣扎的痛苦相映成趣。无尽的道路和离去的杜宇都成为他对归国的渴望与痛苦的象征。这首诗,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境,以及深情的寓言,使读者在仿佛亲临其境的画面中,感受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舒邦佐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