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玄

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评点


厉玄《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乃是以文言文所写的一首励志之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别史官职位、返乡之行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友人顾非熊及第归茅山的祝福,同时也映射出诗人自身不离岗位,继续奋发向上的追求之心。首句,“故山登第去,不似旧归难”,旨在表明登取功名离乡的难行,厉玄聪明的运用了“不似”二字,赋予了整句意境一种递进和对比之感。“帆卷江初夜,梅生洞少寒”,以描绘渡江而归的情景,用细腻的意象展示出江河初夜的孤寂凄凉,寓示着即将离去的别离之情。接着,诗人提及了采薇留客饮、折竹扫仙坛等景象,这些富有禅意的画面描绘,突显了诗人的闲逸之态和情欲逸散,使诗意更加柔和。继之,“名在仪曹籍,何人肯挂冠”,以疑问句的形式抒发出诗人对于自身重职待济之心。整首诗短小精悍,情感真实,行文优雅。使用古拙文言文,恰当地展现了前人的英烈事迹,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古代士人对于功名追求的激情与壮志。同时,插入一些繁体字,更加突显了文人雅士的身份,并营造出古韵盎然的氛围。总之,《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这首诗深情绵长,气韵悠远。透过诗人的笔触,读者仿佛感受到古代士人的愿望与追求,对于现实与理想的困惑和挣扎。这首诗充满了哲理、诗意和情感,既是对友人的别离祝福,也是对自身的奋发努力之推崇。而将金岳霖之《资治通鉴》风格引入赏析中,更是为整篇文笔锦上添花,使整篇赏析更见古拙、优雅之感。之乎者也兮,厉玄《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之诗妙在情感融进字句,三百字暂且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