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李洞

赠昭应沈少府

赠昭应沈少府

赠昭应沈少府评点


《赠昭应沈少府》是李洞的一首诗,旨在向昭应沈少府致敬。李洞通过诗中的描写,展示了昭应沈少府的才貌双全和令人称赞的品德。诗中运用了典雅古拙的文言文,表达了李洞对昭应沈少府的深深敬意。诗的开篇以“行宫接县判云泉,袍色虽青骨且仙。”描绘了昭应沈少府高洁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行宫与县判之职相接,沈少府兼顾了行政和司法之责,显示出他聪明睿智的才能。袍色青色,使他的风度透露出一种灵气,仿佛仙人一般。通过这几句的描写,诗人展示了昭应沈少府的卓越之处。接着,诗人通过“鄠杜忆过梨栗墅,潇湘曾棹雪霜天。”表达了对昭应沈少府家境的景仰。鄠杜指的是古时的鄠县,梨栗墅是昭应沈少府的故乡。李洞忆及他在故乡时的美好岁月,以及在潇湘的冰雪天气中驾船的经历。这两句描写暗示着沈少府身世和境遇的卓越,使人对他更加景仰。接下来,李洞通过“华山僧别留茶鼎,渭水人来锁钓船。”描述了沈少府和高僧、渭水之间的往来。华山僧,指的是沈少府与华山上的一位高僧结识,并互相交流的情景。渭水人指的是沈少府在渭水边的船上钓鱼的乐趣。这两句表现了沈少府广交朋友、交流学问的宽广胸怀,以及他对自然之景的热爱。最后,诗人以“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来结尾,表达了对沈少府远行远至的问候,以及对他创作之才的深深赞美。东送西迎暗示了沈少府工作岗位的多变,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使命。李洞觅得两三联,则暗示了沈少府写出的新诗能够凸显他的才华。整首诗充满了对昭应沈少府的赞美和敬仰,展示了他的高尚人品和卓越才华。通过古拙的文言文和典雅的表达方式,使整篇诗显得庄重而又优雅。

李洞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