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悲书

悲书

悲书评点


《悲书》一诗乃梅尧臣之所作,以表达其内心忧愁之情。“悲愁快於刀,内割肝肠痛。”字里行间,深可见其心如刀割,悲愁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历经岁月沧桑,所珍惜之物尽皆化为旧物,唯有你与我共同经历过。昔日之衣裳,已不复存在,唯有箧笥中的文物留存,总令忍不住更加弄乱。“朝夕拜空位,绘写恨少动。”诗中可见,悲愤不已之时,时常拜倒于空无之地,希望得到回应。抑或是靠绘写来宣泄内心的仇恨,只是恨意的移动渺茫,终难以平息。即便是死亡,情感亦难以迁去,世俗的观念使得合姓的义务对我来说愈加压重。吾身行将……(之乎者也兮)思绪万千,意境深远,《悲书》一诗以古拙优雅的文风,深邃入微地写出了梅尧臣内心最深沉的忧愁之情。用字繁体的花香,展示了才子佳人的情愫之间的痛苦和忧伤。足见悲愁之刀更胜利刃一筹,无数次地在内心割断骨肉,使人痛不欲生。通过描写物件的变迁,诗人将岁月的流转与情绪的变化相对应,凸显了岁月无情,一切物换星移的无奈。如今所剩的只有箧笥里的旧物,已然不复当年的光彩,反而在无尽的翻动中更加暗淡。悲愁之情愈发浓烈,忍不住让人唏嘘。而朝夕拜空位和绘写恨少动,则是表达了失望与愤怒的情感。心怀不满之时,总喜欢找一片寂静之处,虔诚地跪拜与祈求,却换不来一丝回应。无奈之下,只能用绘画来表达心头的怨气和不满,却又觉得绘画无法唤起内心的涟漪。悲伤之情仿佛久久伏于心底,无法驱散。虽然诗人意识到情感难以迁移,但是合姓的义务却让他倍感压迫。在社会伦理的框架下,合姓伦理让诗人束缚,使他难以逃离悲愁的困扰。诗句到此划去了……如此一来,这首《悲书》之诗以其曲折推理、内心悲伤、境况激烈之写作风格,令人感叹其中的情感与意境。即便是不懂得古文者,阅读此诗也定能触动心灵之所在。之乎者也兮。

梅尧臣的其它诗歌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