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春秋-儒部

古籍分类-春秋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一


卷一 ◎隐公起元年,尽三年 [疏]“春秋”至“第一”。 ○释曰:“春秋”者,此书之大名。传之解经,随条即释,故冠大名於上也。名曰“春秋”者,以史官编年记事,年有四时之序,春先於夏,秋先於冬,故举“春秋”二字以包之。贾逵云:“取法阴阳之中。”知不然者,以《孝经》云“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岂是取法阴阳之中,故知非也。《玉藻》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左史所书,《春秋》是也。右史所书,《尚书》是也。则《春秋》立名,必是仲尼以往,三代以来,不审谁立之耳。仲尼所修谓之经。“经”者,常也,圣人大典,可常遵用,故谓之经;穀梁所脩谓之传...更多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二


卷二 ◎隐公起四年,尽十一年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传例曰:“取,易辞也。”伐国不言围邑,言围邑,皆有所见。伐国及取邑例时,此月者,盖为下戊申卫君完卒日起也。凡例宜时而书月者,皆缘下事当日故也。日必继於月,故不得不书月。事实在先,故不得后录也。他皆放此。 ○杞音起。牟,亡侯反。易,以豉反。见,贤遍反。盖为,于伪反。 [疏]注“传例”至“放此”。 ○释曰:“取,易辞也”,十年传文。“伐国不言围邑”,五年传文。“伐国及取邑例时”者,案六年“冬,宋人取长葛”,僖二十六年“冬公以楚师伐齐,取穀”,宣九年“秋取根牟”,皆不月,...更多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三


卷三 ◎桓公起元年,尽七年 [疏]《鲁世家》:桓公名允,惠公之子,隐公之弟,以桓王九年即位。《世本》作轨。《谥法》:“辟土服远曰桓。” 元年,春,王正月。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诸侯无专立之道,必受国於王。若桓初立,便以见治,故详其即位之始,以明王者之义。 [疏]“桓无”至“始也”。 ○释曰:徐邈云:“桓公篡立,不顾王命,王不能讨,故无王。又且桓公终始十八年,唯元年、二年、十年、十八年有王,自外皆无王,故传据以发问,而曰‘桓无王’。又范氏例云:“《春秋》上下无王者,凡一百有八。桓无王者,见不奉王法;余公无王者,为不书正月,...更多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四


卷四 ◎桓公起八年,尽十八年 八年,春,正月,已卯,烝。春祭曰祠,荐尚韭卵。夏祭曰禴,荐尚麦鱼。秋祭曰尝,荐尚黍肫。冬祭曰烝,荐尚稻雁。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礼各异也。失礼,祭祀例日。得礼者时,定八年冬“从祀先公”是也。僖八年“秋,七月,禘于大庙”,月者,谨用致夫人耳。禘无违礼。 ○烝,之承反。曰禴,馀若反,又作礿。黍肫,本又作豚,徒门反。大庙音泰,下同。 [疏]注“春祭”至“违礼”。 ○释曰:所言四时祭名者,《周礼?大宗伯》及《尔雅》并有其事。荐尚韭卵之等,《礼记?王制》之文。何休云:“祠犹食也,犹继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更多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五


卷五 ◎庄公起元年,尽十八年 [疏]《鲁世家》庄公名同,桓公之子,以庄王四年即位。《谥法》“胜敌克壮曰庄。” 元年,春,王正月。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 [疏]“继弑”至“正也”。 ○释曰:桓继弑即位,非正,故此言正以明之。继弑君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据君不绝。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不忍即位也。 三月,夫人孙于齐。桓公夫人文姜也。哀姜有杀子之罪轻,故僖元年曰“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去“姜”以贬之。文姜有杀夫之罪重,故去“姜氏”以贬之。此轻重之差。 ○孙音逊,本亦作逊。去,起吕反,下去姜同。孙之为言犹孙也,孙,孙遁而去。 ○遁,...更多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六


卷六 ◎庄公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尽闵二年 十有九年,传本或分此以下为庄公与闵公同卷。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辟要盟也。鲁实使公子结要二国之盟,欲自讬於大国,未审得盟与不,故以媵妇为名,得盟则盟,不则止,此行有辞也。 ○媵,以证反,又绳证反,《尔雅》云:“送也。”要,於遥反,注同。 [疏]传“辟要盟也”。 ○释曰:文十六年:“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穀,齐侯弗及盟。”此若齐、宋不许,亦当云“弗及盟”,而云“辟要盟也”者,彼以行父失辞,又无媵事,故云“弗及盟”,此有...更多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七


卷七 ◎僖公起元年,尽五年 僖公名申,惠王十八年即位。 [疏]《鲁世家》僖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以惠王十八年即位。《谥法》:“小心畏忌曰僖。” 元年,春,王正月。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弑音试,后皆同。 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聂北,邢也。 ○聂,女辄反。救不言次,据庄六年“王人子突救卫”,不言次。 [疏]传“救不言次”。 ○释曰:“王人子突救卫”,上有伐文。今无见伐文,而云救邢者,庄三十二年,狄伐邢,邢国遂灭,而齐救之,录其本意,故经言救。传以次非救急之事,故云非救也。知邢国灭者,《公羊传》云:“不及事者何?邢已亡...更多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八


卷八 ◎僖公起六年,尽十八年。 六年,春,王正月。 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伐国不言围邑,此其言围,何也?据元年“楚人伐郑”,不言围。病郑也,著郑伯之罪也。泰曰:诸伐国而言围邑,传皆以为伐者之罪,而以此著郑伯之罪者,齐桓行霸,尊崇王室,绥合诸侯,翼戴世子。盟之美者,莫盛於此。而郑伯辟义逃归,违叛霸者,是以诸侯伐而围之,罪著于上,讨显于下,围伐之文虽同,而善恶之义有殊,亦犹桓盟不日以明信,而葵丘之盟日之以为美。 ○著,张虑反。辟音避。 [疏]注“泰曰”至“为美”。 ○释曰:罪著於上,而讨显于下者,谓前五年书...更多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九


卷九 ◎僖公起十九年,尽二十三年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疏]“滕子婴齐”。 ○释曰:传法并不解称名之意,盖罪贱之也。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曹南,曹之南鄙。缯子会盟于邾。已酉,邾人执缯子,用之。微国之君,因邾以求与之盟。与,厕豫也。 ○与音豫,注及下文同。 [疏]“会盟于邾”。 ○释曰:言会盟于邾者,缯是微国,欲因邾以求盟,故云会盟也。 人因已以求与之盟,已迎而执之。恶之,故谨而日之也。用之者,叩其鼻以衈社也。衈者,衅也,取鼻血以衅祭社器。 ○恶,乌路反。下“恶其长”同。叩音口。衈音二。 [疏...更多

春秋穀梁传注疏 - 卷十


卷十 ◎文公起元年,尽八年 文公襄王二十六年即位,名兴。 [疏]《鲁世家》:文公名兴,僖公之子,以襄王二十六年即位。《谥法》:“慈惠爱民曰文。”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即位,正也。继正,谓继正卒也。隐去即位以见让,桓书即位示安忍。庄、闵、僖不言即位,皆继弑。 ○去,起吕反。见,贤遍反。弑,申志反。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诸侯丧,天子使大夫会葬,礼也。传例曰:“天子大夫称字。”盖未受采邑,故不称氏。字者贵称,故可独达也。 ○贵称,尺证反。 [疏]“诸侯”至“达也”。 ○释曰:范云传例者,非正例,推以知之...更多
上一页91011121314151617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马齐
晋·陈延之
清·王仕云
清·唐宗源
(清)南北鹖冠史者编
唐·令狐澄
(明)祝允明
嘉義管內采訪冊
晋·陶弘景
明·朱柏庐
清·朱彝尊
唐·吴兢
宋·吴如愚
(清)盧德嘉 纂輯
清·王闿运
唐·道掖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