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论藏-佛部

古籍分类-论藏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摄大乘论 -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无著菩萨造 陈 真谛译

    摄大乘论序

  夫至道弘旷。无思不洽。大悲平等。诱进靡穷。德被含生。理非偏漏。但迷涂易久。沦惑难息。若先谈出世。则疑性莫启。故设教立方。各随性欲。唐虞之前。图谍简少。姬周以后。经诰弘多。虽复制礼作训。并导之以俗法。而真假妙趣。尚冥然而未睹。故迹隐葱岭以西。教秘沧海之外。自汉室受命。方稍东渐爰及晋朝。斯风乃盛。梁有天下。弥具兴隆。历千祀其将半。涉七代而迄今。法兰导清源于前。童寿振芳尘于后。安睿骋壮思以发义端。
...更多

摄大乘论 -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阿僧伽作 后魏 佛陀扇多译

    摄大乘论卷上

    阿僧伽作

    后魏世佛陀扇多于洛阳译

  大乘阿毗昙经中。对如来前为欲显发大乘义故。善住菩萨说。所谓依大乘经。明诸佛如来有十种胜妙胜语。何等为十。一者智依胜妙胜语。二者智相胜妙胜语。三者入智相胜妙胜语。四者入彼因果胜妙胜语。五者入彼修因果胜妙胜语。六者还彼行中差别增上戒胜妙胜语。七者增上心胜妙胜语。八者增上慧胜妙胜语。九者灭除胜妙胜语
...更多

掌中论 - 掌中论



掌中论

  陈那菩萨造 唐 义净译

    掌中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谓于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由妄执故。今欲为彼未证真者。决择诸法自性之门。令无倒解故造斯论。颂曰。

  于绳作蛇解  见绳知境无

  若了彼分时  知如蛇解谬

  论曰。如于非远不分明处唯见绳蛇相似之事。未能了彼差别自性。被惑乱故
...更多

成唯识论 -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

  护法等菩萨造 唐 玄奘译

    成唯识论卷第一

    护法等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胜果故。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迷唯识者。令达二空。于唯识理如实知故。复有迷谬唯识理者。或执外境如识非
...更多

成唯识宝生论 - 成唯识宝生论



成唯识宝生论

  护法菩萨造 唐 义净译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

    护法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有情恒为众苦逼  炽燃猛火烧内心

  善士意乐起慈悲  譬如自身皆自受

  敬礼善慧诸佛种  于众烦恼皆除灭

  与无依者作归依  能令极怖心安隐

  微笑降伏大魔军  明智
...更多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无著菩萨造 唐 玄奘译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第一

    无著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

  本事与决择  是各有四种

  三法摄应成  谛法得论议

  几何因取相  建立与次第

  义喻广分别  集总颂应知

  蕴界处各有几。蕴有五。谓色
...更多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安慧菩萨糅 唐 玄奘译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一

    安慧菩萨糅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一

  诸会真净究竟理  超圣行海升彼岸

  证得一切法自在  善权化导不思议

  无量希有胜功德  自他并利所依止

  敬礼如是大觉尊  无等妙法诸圣众
...更多

大乘百法明门论 -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天亲菩萨造 唐 玄奘译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中略录名数

    天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
...更多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之二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之二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坚慧菩萨造 唐 提云般若译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一名如来藏论)

    坚慧菩萨造

    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

  法界不生亦不灭  无老病死无蕴过

  由彼发胜菩提心  是故我今稽首礼

  有情菩提心具足  能生圣者及自然

  一切善法所依处  由如地海种子等

  彼种含在母胎中  亦
...更多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坚慧菩萨造 唐 提云般若等译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坚慧菩萨造

    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等译

  稽首菩提心  能为胜方便

  得离生老死  病苦依过失

  菩提心略说有十二种义。是此论体。诸聪慧者应如次知。所谓果故因故。自性故。异名故。无差别故。分住故。无染故。常恒故。相应故。不作义利故。作义利故。一性故。此中最初显示菩提心果。令
...更多
12345678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孙奇逢
宋·程端蒙
(民国)孟森
清·惠栋
明·陶宗仪
元·王鹗
(梁)萧子显
(明)朱星祚 编
(元)高德基
宋·石泰
(元)周達觀
清·凌晓五
李穆
宋·马永卿
清·王弈清
明·龙正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