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论藏-佛部

古籍分类-论藏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阿毗昙毗婆沙论 - 第1部分



阿毗昙毗婆沙论

  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 北凉 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

    毗婆沙序

    释道挻作

  毗婆沙者。盖是三藏之指归。九部之司南。司南既准。则群迷革正。指归既宣。则邪轮辍驾。自释迦迁晖。六百余载。时北天竺有五百应真。以为灵烛久潜。神炬落耀。含生昏丧。重梦方始。虽前胜迦栴延撰阿毗昙以拯颓运。而后进之贤寻其宗致。儒墨竞构。是非纷拏。故乃澄神玄观。搜简法相。造毗婆沙。抑止众说。或即其殊辩。或标之铨评。理致渊旷。文蹄艳
...更多

阿毗昙毗婆沙论 - 第2部分



  内法与内法作近所作因。内法与外法。外法与外法。外法与内法作近所作因。内法与内法作近所作因者。如一人能供足多人。内法与外法作近所作因者。如人种外种子。外与外者。如粪土水等长养苗稼。外与内者。如以饮食等长养众生身。如是众生数与众生数。众生数与非众生数。非众生数与非众生数。非众生数与众生数。广说如上。

  一趣能长养五趣。如多人食一羊肉。或有行善或有行恶。行善者能长养二趣。谓天趣人趣。行恶者长养三趣。谓地狱畜生饿鬼。

  问曰。如一人杀生一切众生尽与作所作因。何以有得杀罪有不得
...更多

阿毗昙毗婆沙论 - 第3部分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二

    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

    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

  杂揵度无义品第七下

  地神作如是唱。世尊转圣法轮。乃至广说。问曰。时会亦有余天唱言佛转法轮。何以独言地神唱耶。答曰。或有说者。地神随从世尊。欲令转法轮无诸留难。如来从时。转正法轮。无诸留难。地神自念所有功劳。今已得果。心生欢喜。是以高声先唱。复有说者。时会虽有余天。而闻地神轻躁。是以先唱。如今大众集处性轻躁者。每喜高声先唱
...更多

阿毗昙毗婆沙论 - 第4部分



  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沙门果。沙门果是何义。答曰。圣道名沙门。是其果故。名沙门果。问曰。圣道名沙门。彼果是沙门果者。见道中八忍。名沙门八智。是有为沙门果。八种结断。是无为沙门果。离欲爱时。九无碍道。名沙门。九解脱道。是有为沙门果。九种结断。是无为沙门果。乃至离非想非非想处欲。亦如是。是则有八十九有为沙门果八十九无为沙门果。以世分别。八十九在过去。八十九在未来。八十九在现在。波伽罗那经说。云何果法。答曰。一切有为及数灭。随有几许圣道。刹那有尔许。有为沙门果。随有几许解脱法。有尔许沙门果。若以刹那在身分别。则有无
...更多

阿毗昙毗婆沙论 - 第5部分



  若退灭定。亦退阿罗汉果耶。答曰。或退灭定。不退阿罗汉果。乃至广作四句。退灭定不退阿罗汉果者。学人退灭定。阿罗汉得灭定退。不得自在。非起结现在前。退阿罗汉果不退灭定者。慧解脱阿罗汉退。学时得灭定。无学时起非想非非想处结。退灭定亦退阿罗汉果者。学时得灭定。无学时起下地结。退无学时得灭定。三界结若起一界结退。不退灭定亦不退阿罗汉果者。除上尔所事。

  阿罗汉果者六种。谓退法。忆法。护法。等住。能进。不动。诸退法阿罗汉。尽是俱解脱耶。若是俱解脱阿罗汉。尽是退法耶。乃至不动阿罗汉。尽是俱解脱耶。若是俱解
...更多

阿毗昙心论经 - 阿毗昙心论经



阿毗昙心论经

  法胜论 优波扇多释 高齐 那连提耶舍译

    阿毗昙心论经序

  今欲解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问曰。不须解释。所以者何。古昔论师已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不须释。答曰。不然应须解释。所以者何。古昔论师虽释阿毗昙心太广太略。彼未学者迷惑烦劳无由能取。我今离于广略。但光显修多罗自性。是故须释。问曰。何故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耶。答曰。彼中已说不颠倒法相。释不颠倒法相令彼觉悟真实。是故离诸过恶生诸功德。得勇猛第一义利。问曰。若如是者。随意解释
...更多

阿毗昙心论 - 阿毗昙心论



阿毗昙心论

  尊者法胜造 晋 僧迦提婆共慧远等译

    阿毗昙心论卷第一

    尊者法胜造

    晋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远于庐山译

  界品第一

  前顶礼最胜  离恼慈哀颜

  亦敬顺教众  无著应真僧

  说曰。法相应当知。何故应知法相者。常定知常定相。彼曰。定智有定智相则为决定。以是故说法相应当知。问世间亦知法相此极愚。亦知坚相地
...更多

阿毗昙八犍度论 - 第1部分



阿毗昙八犍度论

  迦栴延子造 符秦 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

    阿毗昙八犍度论序

    释道安撰

  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众祐有以见道果之至赜。拟性形容。执乎真像。谓之大也。有以道慧之至齐。观如司南察乎一相。谓之法。故曰大法也。中阿含世尊责优陀耶曰。汝诘阿毗昙乎。夫然。佛以身子五法为大阿毗昙也(戒定慧名无漏也)。佛般涅槃后迦旃延(义第一)。以十部经浩博难究。撰其大法为一部八犍度四十四品也。其为经也。富莫上焉。邃莫加焉。要道无
...更多

阿毗昙八犍度论 - 第2部分



    阿毗昙行揵度自行跋渠第五

  云何自行以何等故自行所可用行。自行彼行当言过去耶。未来现在耶。所可用行自行彼行成就耶。设行成就彼行自行耶。所可用行非自行。彼行不成就耶。设行不成就彼行不自行耶。所可用行自行。彼行必受报耶。设行必受报彼行自行耶。所可用行非自行。彼行必不受报耶。设行必不受报。彼行非自行耶。所可用行成就彼行必受报耶。设行必受报彼行成就耶。所可用行不成就。彼行必不受报耶。设行必不受报彼行不成就。如有须陀洹不善行苦痛报未熟彼以何故障地狱道畜生饿鬼。又世尊言。是谓世尊弟子。尽地狱尽畜生尽
...更多

阿毗昙五法行经 - 阿毗昙五法行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后汉 安世高译

    阿毗昙五法行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苦法黠可苦法黠。习法黠可习法黠。尽法黠可尽法黠。道法黠可道法黠。苦法者。谓形体万物皆当衰老死亡。是为苦。痴人谓可常保持。是为乐黠。可知是为苦。便不复向生死。是为苦法黠。可。

  习法者。谓习欲习得习淫习怒习痴习好习美。黠可者如是为习。从习得尽便不欲。是为习法黠。可尽法者。谓人物会当消散灭尽。便得亦不喜。失亦不忧。是为尽
...更多
上一页34567891011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陆容撰
清·汪象旭
(清)南沙三餘氏
清·凌廷堪
张次溪
清·陆以湉
清·潘飞声
宋·昙秀
明·臧晋叔
宋·石泰
(清)顾炎武
明·陈继儒
汉·应劭
清·吴璿
宋·丁谓
陶望龄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