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论藏-佛部

古籍分类-论藏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 第3部分



  说三无漏色  增非作等故

  论曰。以契经说。色有三种。此三为处。摄一切色。一者有色有见有对。二者有色无见有对。三者有色无见无对。除无表色。更复说何。为此中第三无见无对色。此中上座。率自妄情。改换正文。作如是诵。一者有色无见有对。谓一触处。非所见故。是所触故。二者有色有见无对。谓一色处。是所见故非所触故。三者有色无见无对。谓余八处。非所见故。非所触故。定无有色有见有对。如是诵释。若有信受。或有正理。可许引来遮破我宗所立无表。然彼诵释。不离前来所说过故。曾无余经作此诵故。谁能信受。彼作是说。经部
...更多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 第4部分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随眠品第五之二

  如前所说六种随眠。复约异门建立为十。如何成十。颂曰。

  六由见异十  异谓有身见

  边执见邪见  见取戒禁取

  论曰。六随眠中见行异为五余非见。五积数总成十故。于十中五是见性。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五非见性。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见与非见合成十种。又即六种复约异门建立。便成九十
...更多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 第5部分



  尽得俱尽智  成无学应果

  论曰。即不还者。进断色界及无色界修所断惑。从断初定一品为初。至断有顶八品为后。应知转名阿罗汉向。即此所说阿罗汉向中。断有顶惑第九无间道。亦说名为金刚喻定。此定坚锐喻若金刚。无一随眠不能破故。先已破故不破一切。实有能破一切功能。此既能摧最细品惑。故知一切无间道中。唯此刹那名极上品。故能永断一切随眠。虽见道中亦有能断有顶烦恼无漏对治。然彼九品惑可为一品断。知彼烦恼势力微劣。见道既为劣惑对治。知非能破一切随眠。若有破能何碍不破。故彼不得金刚喻名。又诸随眠中无事者易断。见
...更多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尊者舍利子说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缘起品第一

  世尊一时。游力士生处。至波波邑。住折路迦林。时彼邑中诸力士众。于恒聚戏东西村间。嗢跋诺迦旧制多所。共造台观莹饰初成。未有沙门婆罗门等。及诸力士曾所受用。时力士众闻佛世尊。将苾刍僧住近林内。互相庆慰咸共议言。我等所修胜妙台观。应先请佛及
...更多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提婆设摩造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一

    提婆设摩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初归礼赞颂

  稽首大觉觉中王  觉王所供三界日

  解脱妙法智所归  智者所依诸圣众

  阿毗达磨海难渡  佛口池流千圣饮

  于境巨溟能善决  故我至诚今顶礼

...更多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 第1部分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尊者众贤造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序品第一

  诸有遍于一切法  最极难知自共相

  独能悟解无邪乱  是一切智今敬礼

  我以顺理广博言  对破余宗显本义

  若经主言顺理教  则随印述不求非

  少违
...更多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 第2部分



  四面有四门  关闭以铁扇

  巧安布分量  各有十六增

  多百逾缮那  满中造恶者

  周遍焰交彻  猛火恒洞燃

  此十六中受苦增剧。过本地狱故说为增。或于此中受种种苦。苦具多类故说为增。或地狱中遍受苦已。重遭此苦故说为增。有说有情出地狱已。数复遭苦故说为增。门各四增其名何等。煻煨屎粪锋刃烈河。门门四增名皆相似。煻煨增者。谓此增中煻煨。没膝。其量宽广多逾缮那。有情游中才下其足。皮肉与血俱燋烂坠。举足还生平复如本。尸粪增者。谓
...更多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 第3部分



  或二数行故  为贱贫因故

  遍显随惑故  恼乱二部故

  论曰。结有九种。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六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以此九种于境于生有系缚能。故名为结。如契经言。苾刍当知非眼系色非色系眼。系谓此中所有欲贪。又契经说。诸愚夫类无闻异生。结缚故生。结缚故死。由结缚故。从此世间往彼世间。或有此故令诸有情合众多苦。故名为结。是众苦恼安足处故。此中爱结谓三界贪。此约所依及所缘故。若于违想及别离欲所摄行中。令心憎背名为恚结。慢谓七慢。如前已说。言无明
...更多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尊者世友造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事品第一

  三地各十种  五烦恼五见

  五触五根法  六六身相应

  有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五烦恼。五见。五触。五根。五法。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十大地法云何。一受。
...更多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尊者大目乾连造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学处品第一

  稽首佛法僧  真净无价宝

  今集诸法蕴  普施诸群生

  阿毗达磨如大海  大山大地大虚空

  具摄无边圣法财  今我正勤略显示

  嗢拖南曰。
...更多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吴子良
(清)汤鹏
(元)盛熙明 述
(后唐)冯贽撰
宋·行霆
(晋)嵇含
明·徐霖
元·金月岩
明·丰坊
(清)胡蕴玉
(清)谢泰阶
清·平江不肖生
台湾采访册
(清)芍唐居士撰;王之春编
(唐)来俊臣
老吏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