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妇幼类-医部

古籍分类-妇幼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女科切要 - 自序


  古云∶宁医十男子,莫医一妇人。诚以女病倍于男子,而更多不可名言之隐也。其居富贵之地者,更面藏帐帏,臂盖绮纨,医者望闻既难,切脉亦无从仔细,故女科益难从事焉。余幼殚精举业,亦究心岐黄,缘历试不遇,遂以方药应世,数十年来,穷源竟委,上采前贤之着述,旁录时人之议论,成《痢症汇参》一书。既为四方君子称评,劝授梓人,兹复念女病难医,即平日所辑前哲要语,分门别类,汇为一帙,颜曰《女科切要》。质诸二三同志,俱云语简而明。此书一出,将临症者,俱可唾手取验,而至难医者,从此不难,亟当传世,以为普济之资,因不揣固陋,勉付剞劂云。

...更多

女科切要 - 卷一


  [卷一] 调经门
  经闭为女人病者,盖因女子以血为主也。使其经脉调和,往来有准,有以应水道潮汐之期,旧血既尽,新血复生,有以合造化盈亏之数,则周身百脉,无不融液而和畅。夫何病之有?设或闭焉,则新血滞而不流,旧血凝而日积,诸病丛生。凡血癖血风,与夫热入血室之证,多自此而始矣。然要其经闭之由,必要所因,或月事适至之时,因渴饮水,并食生冷之物,及坐冷水中洗浴,寒气内入,血即凝滞,遂令经闭。又或因堕胎多产而伤其血,或因久患潮热而销其血,或因久发盗汗而耗其血,或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而不能生血。凡此类,皆能
...更多

女科切要 - 卷二


  [卷二] 血崩

  崩淋之病,相似而实不同,崩者如土之崩,其势大下而不禁,乃血热而兼气虚,不能收摄也。淋者如水淋漓,艰涩而不通快,乃内郁热而气亦滞也。然崩则纯血,淋则有赤白沙石之异,赤者属血,白者属气,沙石者,气血之尤浊者也。治此病者,惟调其气血,清其内热而已。

  郑文康曰∶妇人暴崩下血,此因肾水阴虚,不镇制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凉血地黄汤主之。然此症多起于内伤,若小腹不痛,只宜此药,或八物汤加芩连。若痛者,先宜大剂四物汤,归身、白芍、
...更多

女科切要 - 卷三


  [卷三] 广嗣论
  夫阴阳交媾,当经尽之后,无有不成胎者。惟男气不足,女血虚寒,故二气不交,徒施不聚。世之无子者,曾不问自己脏腑之亏,但以涩清壮阳之剂,误为生子之良方,伤天地之和,即或有孕者,无非热药偶成,因贻毒于子女,故虽得而不实也。医之上工,因人无子,着论立方,男以补肾为要,女以调经为先,而又参之补气行气之说。究其盈亏,审而治之,夫然后一举可孕,天下之男无不父,女无不母矣。余考之上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故所生子多寿。今人未满十六岁而御女,女子未满十四岁而嫁婿,阴气早泄,未全而伤,未实
...更多

女科切要 - 卷四


  [卷四] 妊娠中风
  【妊娠中风歌】中风恶候告君知,眼合肝兮手撒脾,心绝口开肺鼻鼾,肾家将绝定遗尿。

  妊娠手足搐搦,忽然不省人事,角弓反张,状如中风者,子痫也。宜服砂仁汤。倘胎前无故卒然闷到在地,或有不识,误以中风断之,谬矣,此儿晕也,名曰子悬。须以安胎调气治之,紫苏饮加砂仁、川贝、茯神。虽至将产,仍服紫苏饮为妙。有胎前发喘,乃胎不安而冒风也,用带须葱白二十茎,煎汤服之,即愈。盖葱能发散,而又安胎也。若因伤食而喘者,紫苏饮冲入童便,加砂仁煎服,舍
...更多

女科切要 - 卷五


  [卷五] 难产
  【难产生死歌】欲产之妇脉离经,沉细而滑腹又疼,定知半夜应分娩,脉法由来载《内经》。大凡临产应如此,产妇安然切勿惊。身重寒热痛频频,唇甲之色黑复青,子死腹中从此验,舌青冰冷母归阴。面赤舌青须细看,母活子死定分明。唇口俱青白沫出,子母俱亡自可凭。面青舌赤沫又出,母死子生定知真。临症过来俱应验,方知前哲不虚陈。

  难产之症,宜服童便,磨神仙聚宝丹服之。或有不顺者,用蓖麻子肉十四粒,朱砂雄黄各五分,蛇壳尺许烧灰,加麝香一分,共为末,将水和
...更多

女科切要 - 卷六


  [卷六] 产后门

  妇人产后,如无他症,不必服药,三日之内,但以荆芥炭、益母草、砂糖煎汤,频频与饮,使恶露下尽,自无血晕腹疼之患。切不可饮酒及鸡子牛羊猪肉之类。须以白粥干菜调理,或松江淡鲞蒸熟食之。半月方可食鲜肉,渐渐加增,才免阳盛阴虚之患。若去血过多,恶露未净,或伤饮食,或感风寒,或夹气恼,或三日蒸乳,皆能发热增寒,身疼腹痛,当以意消息,不可偏执而用药也。丹溪云∶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虽有杂症,以末治之。产后不可发表,又不可早用白芍,以其酸寒,恐伐生气也。慎之。

...更多

女科切要 - 卷七


  [卷七] 产后虚渴

  产后血热心烦口燥者,凉血饮。虚烦而渴者,生脉散。盖产后虚渴,气少脚弱,头目眩晕,饮食无味,熟地黄汤,或四物加麦冬、花粉。

  凉血饮

  治产后虚烦发渴。

  黄芩(二钱,酒炒)赤芍(二钱)川芎(二钱)甘草(一钱)荆芥(二钱)花粉(二钱)生地(二钱)麦冬(二钱)上药分作二服,每服加竹叶七片,灯心二十茎,水煎。<
...更多

女科切要 - 卷八


  [卷八] 产后无乳
  娄氏曰∶累经产而无乳汁者,亡津液故也,须服滋补之药以动之。若虽有乳汁,而又不甚多者,须服通经之药以动之。仍羹引之。盖妇人之乳,资于冲脉,与胃经通故也。大抵妇人素有疾,在冲任经者,乳汁少而其色带黄,所食之子,怯弱多病。又曰∶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气血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实当疏之。疏用通草、漏芦、土瓜之类,补用盅乳粉、猪蹄、鲫鱼之属。

  云台立效方

  元米(半合)莴苣
...更多

原要论 - 简介


  原要论 清·袁氏(佚名) 公元1828年

  麻疹专著。《原要论》(1卷),清袁氏(佚名)撰于道光八年(1828年)。本书主论?症(即麻疹)诊治及合并症。详于论症辨状,对症用药。卷末附有虞氏麻疹治法。《麻疹备要方论》(1卷),清吴砚丞(亦鼎)编。书成于咸丰三年(1853年)。此书简要论述麻疹病源、疹脉、证治及各种兼证和出疹时禁忌等方面内容。书中附有备用诸方数种。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
...更多
上一页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卢德嘉
清·何澹安
明·胡我琨
(宋)李纲
清·钱谦益
(東漢)劉珍等 吳樹平校注
(战国)尸佼撰;(清)汪继培校正
唐·张元德
五代·李光玄
唐·孙揆
宋·王贶
清·章梫
明·周高起
(春秋魯)左丘明
清·洪亮吉
明·李东阳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