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绘画-艺部

古籍分类-绘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国朝画徵录 - 国朝画徵录


  国朝画征录  (清)张庚着

  秀水张庚浦山着

  张庚浦山著作事略见本卷前收浦山论画一书。国朝画征录有乾隆四年睢州蒋泰汤之昱同校梓祖本,今即据以断句排印。

  ●叙

  国朝画征录。余友秀水弥伽居士所作也。初。余与居士交不以画亦不知其善画,余于六法固茫然也。及余从妹倩汤子南溪余从侄潞相率问业于居士始知其善画且佳矣然究不知其所以佳也。见居士画若读逍遥游祇见海大鱼而已。偶与居士共论史汉乃恍然于画。夫龙门之纪巨鹿若哄声出纸上。会鸿门色色在目。又若信
...更多

唐朝名画录 - 唐朝名画录


《唐朝名画录》 唐 朱景玄

序

  古今画品,论之者多矣。隋梁以前,不可得而言。自国朝以来,惟李嗣真《画品录》空录人名而不论其善恶,无品格高下,俾后之观者,何所考焉?景玄窃好斯艺,寻其踪迹,不见者不录,见者必书,推之至心,不愧拙目。以张怀瓘《画品》断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夫画者以人物居先,禽兽次之,山水次之,楼殿屋木次之。何者?前朝陆探微屋木居第一,皆以人物禽兽,移生动质,变态不穷,凝神定照,固为难也。故陆探微画人物极其妙绝,至于
...更多

后画录 - 后画录


后画录 唐 僧彦悰

  ●序
  彦悰为帝京寺录。因观在京名迹,其中优劣差降,甚有不同,若曹、姚之徒,巳标前录,张、谢之伍,题之《续品》,沙门之内,弃其数人,但非释氏所宜,故阙而不录。都合二十七人,名曰《后画录》。如郑法轮、太常成嵩、尹伯干长通、竺元标等,虽行于代,未曰名家,若兹之流,以俟来哲。时贞观九年春三月十有一日序。
  ●周中大夫郑法士
  取法张公,备该万物。后来冠冕,获擅名家。
  ●隋孙尚孜
  师模顾、陆,骨气有余。至于鬼神,性多偏擅。妇人亦有风态
...更多

历代名画记 - 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记

  第一卷

  叙画之源流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古先圣王,受命应箓,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自巢燧以来,皆有此瑞,迹映乎瑶牒,事传乎金册。庖牺氏发于荥河中, 典籍图画萌矣。轩辕氏得于温洛中,史皇苍颉状焉。奎有芒角,下主辞章;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
...更多

南田画跋 - 南田画跋


南田画跋 清 恽格

  画有用苔者,有无苔者。苔为草痕石迹,或亦非石非草。却似有此一片,便应有此一点。譬之人有眼,通体皆虚。究竟通体皆虚,不独在眼,然而离眼不可也。

  文徵仲述古云:看吴仲圭画,当于密处求疏;看倪云林画,当于疏处求密。家香山翁每爱此语,尝谓此古人眼光铄破四天下处。余则更进而反之曰:须疏处用疏,密处加密。合两公神趣而参取之,则两公参用合一之元微也。

  笔笔有天际真人想,一丝尘垢,便无下笔处。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
...更多

南宗抉秘 - 南宗抉秘


南宗抉秘 清 华琳撰

  ●自序

  余少时多病,卧而不起者数年。读书不能卒业,弃材也。病中无以自遣,每悬古人山水图画卧游之。久而酷嗜之。既而病少差,有志于学画。学十年,下笔无一是处。余固钝根,前人岂尽天才耶,其必有要诀乎?乃博取古人论画之书,一一披览。虽各有所说,皆详及形体,而略于笔墨。心怏怏不快而怀疑焉。因忆作书之法,蔡中郎得自石室,传于韦诞,诞据为己有。时钟繇酷好书,见中郎笔法于诞座中,苦求弗与。繇捶胸呕血,魏文以五灵丹救之。后诞死,繇发其秘书,始大成。又羲之幼学书于卫夫人,卫初秘而不
...更多

写像秘诀 - 写像秘诀


  凡写像须通晓相法。盖人之面貌部位,与夫五岳四渎,各各不侔,自有相对照处,而四时气色亦异。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然后以淡墨霸定,逐旋积起,先兰台庭尉,次鼻准,鼻准既成,以之为主。若山根高,取印堂边一笔下来;或不高不低,在乎八九分中,则侧边一笔下来;次人中,次口,次眼堂,次眼,次肩,次额,次颊,次发际,次耳,次发,次头,次打圈。打圈者,面部也。必宜如此,一一对去,庶几无纤毫遗失。近代俗工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之道,必欲其正襟危坐如泥塑人,方乃传写,因是万无一得,此又何足怪哉?吾...更多

六如居士画谱 - 六如居士画谱


六如居士画谱  (明)唐寅辑
  ●目录
  卷一
  叙画源流(张彦远)
  制作楷模(郭若虚)
  图画名意(郭若虚)
  画训(郭熙)
  画意(郭熙)
  画题(郭熙)
  画格拾遗(郭熙)
  卷二
  山水诀(王维)
  山水赋(荆浩)
  画说(荆浩)
  山水节要(荆浩)
  画诀(黄子久)
  六法三品(谢赫)
  六要六长(刘道醇)
  
...更多

传神秘要 - 传神秘要


传神秘要(清)蒋骥

一卷(兵部尚书蔡新家藏本)

  国朝蒋骥撰。骥字赤霄,号勉斋,金坛人。其父衡,字湘帆,后改名振生,以书法名一时。尝写《十三经》,于乾隆五年呈进,特赐国子监学正衔。骥书不逮父,而特以写真名。是编凡二十七目,于一切布局取势,运笔设色,皆抒所心得,言之最详。考古人画法,多重写貌人物,故顾恺之妙绝当代,特以是名。然相传画论则人物花鸟山水为多。其以写真之法勒为一书者,自陶宗仪《辍耕录》所载王绎《写像秘诀》外,不少概见。丹青之家,多以口诀相传,几以为非士大夫之艺。骥是编研析精征,标举
...更多

五代名画补遗 - 五代名画补遗


五代名画补遗 宋 刘道醇

提要
五代名画补遗

提要

  《五代名画补遗》一卷,宋刘道醇撰。考晁公武《读书志》曰,《五代名画补遗》一卷,皇朝刘道醇纂。符嘉应撰序云,胡峤尝作《梁朝名画录》,因广之,故曰《补遗》。又别载《宋朝名画评》,三卷,亦注刘道成纂,符嘉应序。则刘道醇当作道成。又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五代名画记》一卷,大梁刘道醇撰,嘉祐四年陈询直序。则补遗字又当作记。然此本为毛晋汲古阁影摹宋刻,楮墨精好,纤毫无阙,不应卷首题名乃作讹字。盖本此一书,振孙误题书
...更多
上一页91011121314151617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彦琮
明·王冕
唐·神清
嘉義管內采訪冊
清·姜廷铭
苏庵主人
元·玄虚子
(唐)玄奘
明·高濂
屈原
明·杨尔增
(梁)萧子显
唐·魏征等
朱长文
东山云中道人 编
宋·严羽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