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绘画-艺部

古籍分类-绘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论画十则 - 论画十则


论画十则﹝清﹞王原祁

  六法古人论之详矣,但恐后学拘局成见,未发心裁。疑义意揣,翻成邪僻。今将经营位置笔墨设色大意,就先奉常所传及愚见言之。以识甘苦。后有所得,当随笔录出。
  明末画中有习气恶派,以浙派为最。至吴门云间,大家如文沈,宗匠如董赝,本混淆以讹传,讹竟成流弊。广陵白下,其恶习与浙派无异。有志笔墨者,切须戒之。
  意在笔先,为画中要诀。作画于搦管时,须要安闲恬适,扫尽俗肠,默对素幅,凝神静气。看高下,审左右,幅内幅外,来路去路,胸有成竹,然后濡毫吮墨。先定气势,次分间架,次布疏密
...更多

装潢志 - 装潢志


装潢志
  淮海周嘉胄江左著

  圣人立言教化,后人抄卷雕板,广布海宇,家户颂习,以至万世不泯。上士才人,竭精灵于书画,仅赖楮素以传。而楮质素丝之力有限,其经传接非人,以至兵火丧乱,霉烂蠹蚀,豪夺计赚,种种恶劫,百不传一。于百一之中,装潢非人,随手损弃,良可痛惋。故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窃谓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是以切切于兹,探讨有日,颇得金针之秘,乃一一拈志,愿公海内。好事诸讼,有获金柜之奇、梁间之秘者,欲加背饰,乞先于此究心,庶不虞损弃。俾古迹一新,功同再造。则余此《志》也,敢谓有补于同心,冀欲
...更多

苦瓜和尚画语录 - 苦瓜和尚画语录


苦瓜和尚画语录  (清)石涛撰

  ●苦瓜和尚画语录

  ○一画章第一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行远登高,悉起肤寸,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人
...更多

芥舟学画编 - 芥舟学画编



芥舟学画编  (清)沈宗骞撰

  ●自序

  我吴兴山水清远,甲于天下。生其间者,得其灵淑之气,每借笔墨以抒写其性真。如赵松雪、钱舜举、王叔明、唐子华辈,皆足以名当时而传后世。逮时易世殊,讲求者鲜,一二俗学之徒,但私一隅,遂至家尸户祝,而流易莫挽。求所谓六法者,能者绝无,知者亦仅有矣。余生也晚,问道无由,虽知伪学之非是,未识正法之何在,徘徊歧路,历有年所。年渐长,乃从鉴藏家纵观前辈遗迹,及诸法家所摹临,研求探索,寻源溯流。或摹旧而得,或力索而知,或由迷而悟,或因触而开。于笔墨
...更多

续画品 - 续画品


续画品 陈 吴兴

提要
续画品

提要

  《续画品》一卷,旧本题陈吴兴、姚最撰。今考书中称梁元帝为湘东殿下,则作是书时犹在江陵即位之前。盖梁人而入陈者,犹《玉台新咏》作於梁简文在东宫时,而今本皆题陈徐陵耳。其书继谢赫《古画品录》而作,而以赫所品高下多失其实,故但叙时代,不分品目。所录始於梁元帝,终於解蒨,凡二十人,各为论断。中嵇宝钧、聂松合一论,释僧珍、僧觉合一论,释迦佛陀吉底、俱麾罗菩提合一论,凡为论十六则。名下间有附注,如湘东殿下条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
...更多

绘宗十二忌 - 绘宗十二忌


绘宗十二忌  (元)饶自然撰

  一曰布置迫塞凡画山水,必先置绢素于明净之室,伺神闲意定,然后入思。小幅巨轴,随意经营。若障过数幅,壁过十丈,先以竹竿引炭煤朽布,山势高低、树木大小、楼阁人物一一位置得所,则立于数十步之外审而观之。自见其可,却将淡墨笔约具取定之式,谓之小落笔;然后肆意挥洒,无不得宜。此宋元君盘礴睥睨之法,意在笔先之谓。亦须上下空阔,四傍疏通,庶几潇洒。若充天塞地,满幅画了,便不风致。此第一事也。

  二曰远近不分作山水先要分远近,使高低大小得宜。虽云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特约略
...更多

绘事微言 - 绘事微言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八

  绘事微言

  艺术类一

  书画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绘事微言二卷眀唐志契撰志契字敷五江都诸生与弟志尹并能画而志契尤以山水擅名是编乃其所著画谱姜绍书以为颇得六法之藴者也所录画家名论自南齐谢赫而下至眀李日华诸人皆芟除芜冗择取精华沿袭未考者如梁元帝画松石格不知为赝本王维山水论一篇见于王氏画苑此则以为洪谷子荆浩作而又误题为画山水赋林泉髙致本河阳郭思追述其父熙遗迹今即以
...更多

笔法记 - 笔法记


笔法记  (旧题五代)荆浩撰

  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镇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中独围大者,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
  明年春,来于石鼓岩间,遇一叟。因问,具以其来所由而答之。
  叟曰:“子知笔法乎?”
  曰:“叟,仪形野人也,岂知笔法邪?”
  叟
...更多

笔势论十二章 - 笔势论十二章


笔势论十二章[晋]王羲之

目录
 序
 创临章第一
 启心章第二
 视形章第三
 说点章第四
 处戈章第五
 健壮章第六
 教悟章第七
 观彩章第八
 开要章第九
 节制章第十
 察论章第十一
 譬成章第十二

序
  告汝子敬:吾观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父不亲教,自古有之,今述《笔势论》一篇开汝之悟,凡斯字势犹有十二章,章有指归,定其模楷,详其舛谬,撮
...更多

画鉴 - 画鉴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八

  画鉴

  艺术类一

  书画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画鉴一卷旧本题宋东楚汤垕君载撰案卷末有题词曰采真子妙于考古在京师时与今鉴画博士柯君敬仲论画遂着此书用意精到悉有依据云云则垕与柯九思同时九思为鉴画博士在元文宗天厯元年则作此书时上距宋亡已五十三年下距元亡仅三十九年垕安得复称宋人且书中称元曰本朝称宋曰宋朝内元外宋尤不得以遗民借口旧本盖相沿误题也又题词称惜乎尚多疏畧乃为删
...更多
上一页456789101112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孙奇逢
明·陆西星
清·贺长龄
周·公孙龙
(清)俞蛟
清·高鼓峰
清·陈念祖
清·爱新觉罗弘历
元·费着
宋·宗晓
(清)歙县张潮山来
宋·陈师道
未知
明·逯中立
宋·蔡襄
清·曾曰瑛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