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礼经-儒部

古籍分类-礼经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周官新义 - 周官新义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周官新义      礼类一【周礼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宋王安石撰安石事迹具宋史本传晁公武读书志曰熙寜中置经义局撰三经义皆本王安石经説三经书诗周礼也新经毛诗义凡二十卷尚书义凡十三卷今并佚周官新义本二十二卷明万厯中重编内阁书目尚载其名故朱彛尊经义考不敢着其已佚但注曰未见然外间实无传本即明以来内阁旧籍亦实无此书惟永乐大典者所载最伙葢内阁书目据文渊阁书目文渊阁书目即修永乐大典所徴之书其时得其完帙故采之最详也考蔡绦铁围山丛谈曰王元泽奉诏为三经
...更多

周官总义 - 第1部分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周官总义      礼类一【周礼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周官总义三十卷宋易祓撰祓有易总义已着録是书陈振孙书録解题不载惟赵希弁读书附志着録称许仪为之序刻于衡阳今衡阳本世已无传惟永乐大典尚载其天官春官秋官考工记而地官夏官亦佚谨裒合四官之文编次成帙以存其旧其地官夏官则采王与之周礼订义所引以补其亡仍依读书附志所列勒为三十卷虽非完帙然十已得其八九矣其书研索经文断以已意与先儒颇有异同如论大宰九赋则援载师之任地及司市司闗卝人角人职币等职以驳口率出泉之説论宗庙九献则合笾人醢人内
...更多

周官总义 - 第2部分


 凡大禋祀肆享祭示则执明水火而号祝隋衅逆牲逆尸令钟鼓右亦如之来瞽令臯舞相尸礼既祭令彻大祝之六祝六号用于大禋祀肆享祭示礼也然必执明水火者取其清明之至可以荐其诚而已因其荐诚复使之奉隋衅焉隋谓尸祭之余衅谓荐血之事二者以诚为主故亦取乎明水火之用先儒以隋衅在逆牲逆尸之前既未逆尸安得有尸祭之余既未逆牲安得有荐血之事遂谓凡血祭曰衅谓如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者且小祝于大祭祀逆齍盛送逆尸沃尸盥賛隋賛彻奠无非所以佐大祝者岂有小祝施于大祭祀而大祝乃施于血祭等礼乎是知隋衅继号祝之文而迎牲迎尸以后方言祭祀之礼逆牲则奏昭夏之所逆者逆尸则奏肆夏之所逆者右则尸食...更多

参读礼志疑 - 参读礼志疑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参读礼志疑      礼类四【三礼总义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参读礼志疑二卷
  国朝汪绂撰绂一名烜字灿人婺源人是书取陆陇其所着读礼志疑毎条标列而以己意附参于各条之下其于三礼大端若谓南郊即为圜丘大社即为北郊禘非祭天之名路寝不得仿明堂之制又力斥大飨明堂文王配五天帝武王配五人帝之説皆主王肃而黜郑故与旧注相左其显然舛误者如谓东西夹室不在堂之两旁而在东西房之两旁考仪礼公食大夫礼公迎宾入大夫立于东夹南士立于门东小臣东堂下宰东夹北内官之士在宰东上介门西葢均即位于堂之上下如绂所
...更多

内外服制通释 - 内外服制通释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内外服制通释    礼类二【附录】
  提要
  【臣】等谨案内外服制通释七卷宋车垓撰垓字经臣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以年老不赴徳祐二年卒垓及从兄若水皆受业于季父安行安行受业于陈埴埴受业于朱子故垓是书一仿文公家礼而补其所未备有图有説有名义有提要凡正服义服加服降服皆推阐明晰具有条理牟楷序谓家礼着所当然此释其所以然葢不诬也朱彛尊经义考曰车氏书余所储者阙第八卷以后卷八书目为三殇以次降服如应服期而殇者则降服大功应服大功而殇者降服小功应服小功而殇者降服缌麻卷九为深衣疑义
...更多

儒行集传 - 儒行集传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儒行集传      礼类三【礼记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儒行集传二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是编取儒行一篇分十七章上卷之目曰服行第一自立第二容貌第三备豫第四近人第五特立第六刚毅第七又自立章第八下卷之目曰儒仕第九忧思第十寛裕第十一举贤第十二任举第十三特立独行第十四规为第十五交友第十六尊让第十七其篇目皆道周所创然其自
  立有如此者其刚毅有如此者本经文所有较之坊记表记之目近于自然又儒行篇先儒讥其不纯以为非孔子之言以其词气近于矜张非中和气象道周负气敢
...更多

仪礼集释 - 第1部分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仪礼集释目録    礼二【仪礼之属】
  卷一
  士冠礼第一
  卷二
  士昬礼第二
  卷三
  士相见礼第三
  卷四
  乡饮酒礼第四
  卷五
  乡射礼第五之一
  卷六
  乡射礼第五之二
  卷七
  燕礼第六之一
  卷八
  燕礼第六之二
  卷九
  大射仪第七之一
  卷十
...更多

仪礼集释 - 第2部分


 释曰于朝举天子则自相朝亦然于聘举诸侯则聘天子亦如之此聘圭之缫采为一行二采共为再行与朝圭缫异周礼典瑞曰王晋大圭执镇圭缫借五采五就以朝日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防同于王诸侯相见亦如之瑑圭璋璧琮缫皆二采一就以頫聘八寸亦谓上公之聘圭也考工记曰瑑圭璋八寸璧琮八寸以頫聘侯伯聘圭当六寸子男则四寸各降其君之瑞一等考工记又曰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瑑琮八寸诸侯以享夫人亦据上公礼互言之则五等侯享天子及后之璧琮大小各如其瑞诸侯自相享见降其瑞一等
  皆纁系长尺绚组
  郑注采成文曰绚系无
...更多

仪礼集说 - 第1部分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仪礼集説      礼类二【仪礼之属】
  提要
  【臣】等谨按仪礼集説十七卷元敖继公撰继公字君善长乐人家于呉兴赵孟頫尝从受业后以江浙平章髙彦敬荐授信州教授是书成于大徳辛丑前有自序称郑康成注疵多而醇少删其不合于经者意义有未足则取疏记或先儒之説以补之又未足则附以一得之见又疑防服违悖经义非子夏作皆未免南宋末年务诋汉儒之余习然郑注之中録其所取而不攻驳所不取无吹毛索垢百计求胜之心葢继公于礼所得颇深其不合于旧説者不过所见不同各自抒其心得初非矫激以争名故与目未睹注疏之面而随声佐鬭
...更多

仪礼集说 - 第2部分


 此羣臣皆为射而来是时犹未射固无嫌于不安而司正乃受命以安之者縁其意若不敢必君之终行射事然也受命亦北面与请彻俎同
  司正降自西阶南面坐取觯升酌散降南面坐取觯兴右还北面少立坐取觯兴坐不祭卒觯奠之兴再拜稽首左还南面坐取觯洗南面反奠于其所北面立【还并音旋】北面立亦在觯南
  右立司正安诸臣
  司射适次袒决遂执弓挟乘矢于弓外见镞于弣右巨指钩【挟音接乗直证反下并同见贤遍反镞子木反弣音府】
  注曰司射射人也次若今时更衣处张帏席为之耦次在洗东南见镞于弣顺其射也右巨指右手大擘疏曰云耦次在洗东南者此无正文案
...更多
上一页6789101112131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陈振孙
汉·袁康
江左樵子
宋·周去非
明·邵景詹
王利器
梁·庾信
清·屠继善
清·康有为
宋·周去非
(唐)刘知几
清·朱仕玠
宋懋澄
宋·王铚
(北宋)司馬光 主編
莫等闲斋主人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