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其他-从部

古籍分类-其他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錢序


  著書之難,無出於志;昔人蓋嘗言之。班史以後,若范曄、陳壽之徒能為紀傳,獨不能作志;唐顏師古、孔穎達號良史才,而不明於天文、地理之序,故亦止令修紀傳,以十志付之于、李輩。由斯以觀,志之屬數十,而天文、地理為難。志地理者,必兼通天文,則地理為尤難也。又況莫為之前如臺灣地志之文獻無徵者乎?

  雍正壬子夏,洙承乏鳳邑。受事後,遍閱山川、風土、典章、名物,日益昌明。竊不自揆,思欲排纂成書;上以志聖天子厚澤深仁洋溢方外如此其盛,下以備採風者之一助。夫非守土之責歟?乃索之邑乘,多所闕略;且是時稽討無人、經費罔出,遂復遷延
...更多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自序


  古者聖人郅隆之治,聲教四訖,際海為極。成周之世,海不揚波。於是越裳、肅慎,重譯來朝;懷方、象胥,設官分職。示羈縻之而已,未能籍其地而有之也。唐、宋以來,雖幅■〈巾員〉漸廣,而珠崖、儋耳,猶近地也。若夫溟渤汪洋之墟、日月■〈山骨〉■〈血出〉之表,為釆風所未經、職方所不載者,而皆悉主悉臣、我疆我理;則惟國家臺灣一郡,洵為開闢以來之所僅有。

  臺介閩海之東,延袤千餘里,沃衍而宜榖;閩、粵民食,半仰給於斯。而又鹿耳、鯤身,天險四塞;北自兩浙、南迄百粵,胥恃為藩籬。斯誠極要之地矣。顧自有明以前,中國皆未之知;天若特留
...更多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詳批


  福建分巡臺灣道劉,為德教之涵濡益深,郡乘之興修宜亟事。乾隆五年九月十三日,據臺灣舉人陳邦傑、石國球、陳輝、貢生黃名臣、施士安、楊清時、監生陳天棟、王紹堂、陳廷魁、生員范學洙、方達聖、黃得文、吳金等呈前事,呈稱:『竊惟職方有掌輿圖,纖悉匪遺;列國有書風土,異同可考。故信今以傳後,郡邑之紀載必詳;而乘時有增修,文獻之蒐羅宜備。則龍潭鼊嶼,光傳照乘之珠;鰲極鵬天,彩借生花之筆矣。臺灣居荒服之外,勝國始見傳聞;在滄海之東,興朝爰登版籍。荷累朝厚澤,千百里桑麻苗黍,惠露沾濡;浹列聖深仁,數十年學校詩書,文風丕振。雕題鑿齒,漸成冠帶之倫;椎髻...更多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重修姓氏


  總裁:總督閩浙部院鎮國將軍宗室德沛、署閩浙總督部院鎮閩將軍策楞、巡撫福建都察院王恕、巡視臺灣監察御史舒輅、巡視臺灣監察御史書山、巡視臺灣提督學政監察御史楊二酉、巡視臺灣提督學政監察御史張湄。

  協裁:福建布政使司喬學尹、福建布政使司張嗣昌、福建按察使司王丕烈。

  纂輯:分巡臺灣道按察使司副使劉良璧、臺灣府知府錢洙、臺灣府知府范昌治。

  協輯:臺灣府海防同知郝霔、臺灣府淡水同知戴大冕、署澎湖通判胡格、臺灣縣知縣楊允璽、鳳山縣知縣程芳、諸羅縣知縣何衢、彰化縣知縣費
...更多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凡例


  一、臺自入版圖,訏謨辰告,遠頒海外;聲教之敷,於斯為盛。茲編彙弁於首,奉詔諭為一冊,俾開卷者如親典謨、如覿天顏,以昭一道同風之治。

  一、舊志「星野」、「建置沿革」、「山川疆界」,統歸「封域」。茲各區其類而以「形勝」附之,使閱者瞭然為海表中華,得悉方輿之盛焉。

  一、「城池」、「官署」、「學校」,舊入「規制」。茲別輯「城池」為一編,重金湯也。凡有關利濟、資保障者,悉附及之,以見苞桑之計。

  一、「風俗」關乎治化,故語焉務詳。附「物產」而並及「氣候」者,以數十年
...更多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卷首


  聖謨

  御製臥碑文

  聖祖仁皇帝上諭十六條(康熙十八年)

  賜靖海將軍侯施琅(康熙二十二年)

  諭封靖海侯施琅並加恩官員兵丁(康熙二十二年)

  御書聖廟匾額(康熙二十四年)

  御製至聖先師孔子序贊(康熙二十五年)

  御製顏子贊(康熙二十八年)

  曾子贊

  子思子贊

  孟子贊

...更多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卷一


  星野

  自「周官」保章氏辨九州封域,而歲星占自史墨、分野詳於孟堅。臺居天末,雖古未詳何屬,然樞辰在望,牛女依然;非若島夷僅系於尾箕折木也。我皇上統馭三辰,光被無外。牧斯土者,率上應列宿;而使星所至,又悉近侍天垣。其盡維月之心,克從風雨之好,俾歷歷白榆咸呈色潤,珠連奎聚之盛永曜海邦矣。志星野。

  星野之說,昉自「周官」;蓋以星土辨九州之地焉。臺自破荒以來,不載版圖、不登太史,星野分屬何從而辨?然臺系於閩,星野宜從閩,即以閩稽之。福建,「禹貢」揚州之域;天文,牛、女分野。按牛、女於辰為丑
...更多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卷二


  建置沿革

  躔次以釐方位、以定一時;名緣地起,制亦因時稍異。臺郡僻在海隅,初為逋藪;繼作倭巢,祗荒島耳。自偽鄭拾荷蘭之遺,城市室廬頗近中土;究之名未有正,義亦奚取?迨入國朝版圖,聲教遐訖,經營而締造之歷數十年。其間為因、為創,或損、或益,必有鞏鴻基於奕世、垂美利於萬年者;豈曰草創規模,徒飾鮫蜃觀聽哉!志建置沿革。

  臺灣府,古荒服地。先是,未隸中國版圖。明宣德間,太監王三保(「通志」作鄭和)舟下西洋,因風泊此。嘉靖四十二年,流寇林道乾擾亂邊海,都督俞大猷征之,追及澎湖;道乾遁入臺。大
...更多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卷三


  山川

  聖人御宇,河嶽效靈。山川之徵應,於臺為昭焉。而渺言臺者,且曰海中一島耳。夫木岡聳翠、玉案呈輝,虎尾分雄、鹿耳據險;三十六嶼抵峙中流,四十五溪岐支引灌:已足澤潤生民,鍾英毓秀矣。而況重洋作帶,洪濤約億萬頃;列岫為屏,綿亙約千餘里。一入版章,皆吾封內。懷柔之道,可或略歟?志山川。

  臺灣府山,自福省之五虎門蜿蜒渡海;東至大洋中二山曰關同、白畎者,是臺灣諸山腦龍處也。隱伏波濤,穿海渡洋至臺之雞籠山,始結一腦。扶輿磅礴,或山谷、或平地,繚繞千餘里。諸山屹峙,不可紀極。
...更多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 卷四



  疆域(形勝附)

  混濛既闢,斯畫封域;故七閩久著於成周,九粵肇開於漢代。惟茲臺地,禹跡未經、張槎不到;元、明以前書,未有聞焉。意天地故秘此雄圖,以俟聖人者出而後乃令獻茲形勝為東南粵區、甌越屏翰,以徵盛世之苞符歟!夫職貢修自重譯,中外原如一家;而區分障扼,有備無患,或亦職方者所有事乎!志疆域。

  臺灣府,在古赤嵌。東抵羅漢門莊內門,六十五里(是曰中路);西抵澎湖水程四更,實外地三十里(澎湖縱橫皆三十里);南抵沙馬磯頭,四百六十里(是曰南路);北抵雞籠城,七百九里(是曰北
...更多
上一页171819202122232425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张志和
清·张骥
明·吴遵
清·陈炼
汉·张苍
亢廷珍
(漢)仲長統
元·祥迈
清·宋翔凤
宋·张拟
宋·周因朴
清·谢章铤
包世臣
(明)李東陽 等纂
(宋)阮阅 撰
(明)朱權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