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诗集-诗部

古籍分类-诗集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十朝诗乘 - 卷六


纳兰容若侍中《西苑杂咏》有云:“香引轻飔散玉除,下帘声彻退朝初。马前此日承恩数,也逐清班许钓鱼。”按:宋牧仲《筠廊二笔》载,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三日,上谕部院诸臣:“朕因天气炎热,特奉两宫避暑瀛台。今幸天下少安,四方无事,然每日侵晨,御门听政,未尝暂辍。卿等各勤职掌,特来启奏。曾记《宋史》所载,赐诸臣于后苑赏花钓鱼,传为美谈。今于桥畔悬设罾网,以待卿等游钓。可于奏事之暇,各就水次举网,得鱼,随其大小多寡,捐归邸舍,以见朕一体燕适之意。谁谓东方曼倩割肉之事,不可见于今日也。特谕。”清时殊遇,载笔者犹荣之。冯益都《奉赐太液鲜鱼恭纪》云:“太...更多

十朝诗乘 - 卷七


圣祖几余肄学,博及诸家,兼精律算,全谢山《观天篇》已述其凡。《律吕正义》成,特谕梅循斋奇其祖勿庵一部,曰:“或有错处,指出甚好。”圣学至深,犹不自信如是。勿庵《上孝感相国》诗云:“畴人守师说,蔑肯窥西书。欧逻矜别传,甯能徵昔儒。二者不相通,樊然生龃龉。大哉圣人言,流传自古初。历同声教讫,兹事肇唐虞。沐浴文治深,敢自弃颛愚。”谓圣祖每言西学富源中法,古人历法流传西上,彼乃习而加精,创论也,亦笃论也。杨文定亦邃于旧学,祖召问,欲以西洋三角算附《周易》后。文定对曰:“西洋法诚密,然与三圣人《易》不必比附。”上然之。潘彦辅《江阴怀古》云:“男...更多

十朝诗乘 - 卷八


圣祖勘定噶尔丹,其侄策旺阿拉布坦遁走西域,收合余众,遂据回地,别成部落,为准噶尔。阁峰尚书夙侍世宗潜邸,雍正初,擢少司马,世宗与论准噶尔事多合,即奉命往谕顺逆,以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副之。阿后官协揆,谧文勤。有《和阁峰还旆》云:“绝域皇华使,双旌岭外看。廿年兵祸息,一诏远人安。虎穴探非易,岩关闭亦难。圣谟天意合,归路少春寒。”纪其事也。厥后篡夺相仍,屡臣屡叛,迄乾隆二十三年乃平。又二年,回部胥定。文勤尝两使准噶尔,一即雍正十三年,一在乾隆三年。有《淮噶尔歌》云:“缅惟有元主中夏,版图日拓朝外夷。西塞四种厄鲁特,驼马牛羊分牧之。种类之中...更多

十朝诗乘 - 卷九


《抱朴子》云:“人主文则琳琅堕于笔端,武则钩铬摧于指掌。”高宗实兼有之。听览之暇,辄亲翰素。章邱李思永(慎修)自江南驿盐道入为御史,尝疏谏,谓搞翰妨政。上召见曰:“是何渺小,丈夫乃直言若此!”思永对曰:“臣貌陋心善。”上大笑,为诗志过云:“慎修劝我莫为诗,我亦知诗可不为。但是几余清晏际,却将何事遣闲时。”又,科道中有以沙汰僧道为请者,上谓沙汰何难,但今之僧道非复昔日恣横,待儒氏辞而辟之。且分田授井之制既不可行,将此数十万无衣无食、游手好闲之人置之何所耶?为诗见意云:“陨波日下诅能迥,二氏于今亦可哀。何必辟邪犹泥古,留资画景与诗材。”涵...更多

十朝诗乘 - 卷一○


文渊合在朱明即为藏书之府,马笏斋明经(玉堂)《书目绝句》有云:“文渊阁本创文皇,册数虽详卷未详。御览全书云散尽,令人那不恨西杨。”乾隆时,《四库全书》第一部缮成,凡三万六千册,为函六千一百有余,命奉贮于阁,庋以高架,每架四层,各四十八函。翁覃溪时充校理,获观陈设,作歌恭纪云:“《四库》四部编摩新,十年秘帙承丝纶。特开高阁仿天一。文渊文源溯与津。仲春上日御经幄。赐茗阁下优儒臣。文华主敬相次北,方池汇监渊写神。岧岧合影矗云汉,万椟栉比罗青雯。去冬缮书初报蒇,雪晴春仲前一旬。铜乌风定下照水,金戺日丽无纤尘。帘卷栏回静如镜,签排帛拭光流银。琅...更多

十朝诗乘 - 卷一一


“千叟宴”始自康熙五十三年。是年,值六旬圣寿。三月壬寅,宴汉籍臣庶年六十五以上者干八百四十六人于畅春园正门前,遴派宗室子孙年二十以下、十龄以上者六七十人,执爵劝饮。越三日,又宴八旗员兵闲散人等年在六十五以上者千有十二人于畅舂园正门前,礼亦如之。六十一年正月二日,宴八旗官员及致仕、退黜年六十以上者于乾清宫前。越三日,又宴汉籍官员年六十五以上者,王大臣则命诸皇子赐觞,未及崴之皂子、皇孙咸侍立观礼。典隆镐宴,义本虞庠。御制七言律句,命与宴诸臣各赋诗纪盛,汇辑为《千叟宴诗》。洎及高宗,上承祖制。乾隆乙巳,值御极五十年兼诞育元孙之庆。新正六日,...更多

十朝诗乘 - 卷一二


医巫闾尊为北镇,防自元明,国朝祀典尤崇。每遇大典,必遣官祭告。陈午亭尝以宫詹街命致祭,李容斋赠诗云:“圣朝修旷典,亲遣日华东。玉检分中禁,瑶函礼上公。慊绉端尹贵,山海大都雄。暂假黄麾仗,精虔奉竹宫。”曰“上公”者,以北镇称“广宁公”也。乾隆时,车驾亲临,御制诗云:“奥宇坤维镇,神堂碣石开。窿波参汉迥,桉衍向阳恢。《舜典》升柴载,《山经》括地赅。曾从望昔度,讵肯负今迥。里祀帛篷荐,威仪卿尹陪。达诚仙阙迩,问景玉鞭催。蓦入栗梨墅,延缘刿庞堆。圃场崇有积,鸡犬静无猜。频见耕荒隧,旋瞻拱一阡。日高方觉暖,风细不生埃。盘谷深成阻,牛山久等咳。寺...更多

十朝诗乘 - 卷一三


高宗听政惟勤,晨兴必以卯刻,虽冬月亦然。白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上自寝宫出,每过一门,必呜爆竹一声,内直者遥闻爆竹声自远渐近,则知圣驾已临乾清宫。计尚须燃烛寸许,始放明也。当西陲用兵,军报夜至,亦必亲览。趣召枢臣,指授机宜,动千百言。枢僚撰拟进呈,或需一二时,上犹披衣待之。故章京退直后,必留一人直宿,曰“夜班”。又虑诘朝事繁,每日轮一人,早入相助,曰“早班”。见赵瓯北《檐曝杂记》。瓯北《军机夜直》二律云:“鳞鳞鸳瓦露华生,夜直深严听漏声。地接星河双阙迪,职供文字一官清。蛮笺书翦三更烛,神索风传万里兵。所愧才非船下水,班联虚忝侍承明。”“...更多

十朝诗乘 - 卷一四


嘉庆甲子,驾幸翰林院,御座设后堂,南向,于敬一门外置剧台,辟东西夹道为左右两翼。盖老隶有及见高宗临幸者,传述旧制如是,相距阅六十年矣。是日,仁宗诣文庙,释奠后,莅院,至清秘堂少坐。诸臣各归坐次,随奏请升座入宴,掌院诣御座前进酒毕,蒙赐酒复位。顷之,又召至御案前赐酒。剧演十八学士登瀛洲故事,以东方朔为翰林前辈。列宴者,现任翰詹及曾任编检诸臣,凡百七十余人,特命仪、成、庆、郑诸王与宴。兵部尚书长龄曾任掌院,太常卿赵秉冲、主事黄铍直南斋,得与焉。黄旋改赞善。龚文恭礼成恭纪云:“一曲清平奏舜弦,笙歌队襄进华笺。柏梁特许联吟遍,又喜簪毫到御前。...更多

十朝诗乘 - 卷一五


宴年老臣民,防自康熙癸巳,迨王寅再举,始名“千叟宴”,乾隆以后,一再踵行,皆以礼遇耆髦,初无萝衮之限。其专宴老臣者,则乾隆辛巳、辛卯两宴香山,文武及致仕者各为班,班各九人,称“香山九老”。又:道光癸未,宴万寿山玉澜堂,与者凡十有五人:仪慎亲王,年七十九,领班,次则御前大臣赛冲阿,大学士托津、曹振镛、戴均元,协办大学士江督孙玉庭,尚书黄铍、穆克登额、初彭龄、富俊,都御史松筠,都统哈迪尔阿、那保,致仕大学士伯麟,致仕都统穆克登布。宴以仲秋七日,宣宗御制诗云:“天高气爽届白藏,西风飒飒八月凉。湖光山色秋正好,玉澜堂上芳筵张。跆跆济济欣际会,...更多
上一页61626364656667686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申涵光
(清)周梦颜
明·吕坤
清·朱琰
(金)李天民
清·南极老人
清·万斛泉
宋·王禹偁
宋·普济
(南宋)周密
西晋·法炬
元·宇文懋昭
清·黄汉
黄南丁
明·沈受先
(清)牢骚子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