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诗经-儒部

古籍分类-诗经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毛诗正义 - 卷十五 十五之三


卷十五 十五之三

  《绵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微臣,谓士也。古者卿大夫出行,士为末介。士之禄薄,或困乏於资财,则当周赡之。幽王之时,国乱礼废恩薄,大不念小,尊不恤贱,故本其乱而刺之。○绵蛮,面延反,下如字。饮食,上於鸩反,下音嗣。篇内皆同,注如字。介音界。周音周。赡,市艳反。

  [疏]“《绵蛮》三章,八句”至“是诗”。○正义曰:《绵蛮》诗者,周之微贱之臣所作,以刺当时之乱也。以时
...更多

毛诗正义 - 卷十六 十六之一


卷十六 十六之一

  ◎文王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三
 
  毛诗大雅陆曰: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而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文王》至《灵台》八篇,是文王之《大雅》,《下武》至《文王有声》二篇,是武王之《大雅》  

  《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受命,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而王,于况反。

  
...更多

毛诗正义 - 卷十六 十六之二


卷十六 十六之二

《毛诗正义》
卷十六 十六之二
  《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二圣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复,扶又反。

  [疏]“《大明》八章,首章、二章、四章、七章皆六句,三章、五章、六章、卒章皆八句”至“武王”。○正义曰:作《大明》诗者,言文王有明德,由其德当上天,故天复命武王焉。言复更命武王,以对前命文王,言文王有明德,则武王亦有明德,互相见也。此经八章,毛以
...更多

毛诗正义 - 卷十六 十六之三



卷十六 十六之三

  《棫朴》,文王能官人也。棫,雨逼反。朴音卜,沈又符卜反。

  苖苖棫朴,薪之槱之。兴也。苖苖,木盛貌。棫,白梞也。朴,枹木也。槱,积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笺云:白梞相朴属而生者,枝条苖苖然,豫斫以为薪。至祭皇天上帝及三辰,则聚积以燎之。○苖,薄红反。梮音酉,字亦作“槱”,弋九反,云:“积木烧也。”枹,必茅反。蕃音烦。属,之欲反。斩,一本作“斫”。燎,力召反。
...更多

毛诗正义 - 卷十六 十六之四


卷十六 十六之四

  《皇矣》,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监,视也。天视四方可以代殷王天下者,维有周耳。世世修行道德,维有文王盛耳。○“皇矣”,一本无“矣”字。“天监代殷,莫若周”,绝句。“周世世修德”。一读“莫若周世”绝句,“周世修德”为一句。一本无下一“世”字。义并通。崔《集注》“莫若周也。世世修德”。王天下,往况反。下“追王”、“当王”同。

  [疏]“《皇矣》八章,章十二句”至“文王”。○正义曰:作《
...更多

毛诗正义 - 卷十六 十六之五


卷十六 十六之五

  《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民者,冥也。其见仁道迟,故於是乃附也。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也。文王受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春秋传》曰:“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为备故也。”○灵台,杜预注《左传》云:“灵台在始平鄠县,今属京兆府所管。”昆,古门反,郑注《礼记》云:“明也。”虫,直弓反,本或作“虫”,非。冥,亡丁反。冥冥,无知貌。《字林》云:“幽也。”又亡定反。祲,子鸩反,阴阳气相侵,渐成祥。观,
...更多

毛诗正义 - 卷十七 十七之一


卷十七 十七之一

  ◎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
 
  陆曰:自《生民》至《卷阿》八篇,成王、周公之《正大雅》。
  《生民》,尊祖也。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嫄音原。姜,姓。嫄,名。有邰氏之女,帝喾元妃,后稷母也。

  [疏]“《生民》八章,首章十句,二章、三章八句,四章、五章十句,六章八句,七章十句,卒章八句”至“配天焉”。○正义曰:作《生
...更多

毛诗正义 - 卷十七 十七之二


卷十七 十七之二

  《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九族,自已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之亲也。黄,黄发也。聇,冻梨也。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史受之。○行苇,和鬼反。行,道也。苇,草也。聇音苟,《尔雅》云:“寿也。”梨,利知反,又利兮反。《方言》云:“冻梨,老也。”敦如字,本又作“惇”,同。

  [疏]“《行苇》八章,章四句”至“福禄焉”。○正义曰:作《行苇》诗者,言忠诚而笃
...更多

毛诗正义 - 卷十七 十七之三


卷十七 十七之三

  《假乐》,嘉成王也。假音暇。

  [疏]《假乐》四章,章六句。○正义曰:作《假乐》诗者,所以嘉美成王也。经之所云,皆是嘉也。正诗例不言美,以见为经之正,因训假为嘉,故转经以见义,且乘上篇为次,以其能守成功,故於此嘉美之也。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假,嘉也。宜民宜人,宜安民,宜官人也。笺云:显,光也。天嘉乐成王,有光光之善德,安民官人皆得其宜,以受福
...更多

毛诗正义 - 卷十七 十七之四


卷十七 十七之四

  《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言求贤用吉士也。吉,犹善也。○卷音权,曲也。篇内同。阿,大陵曰阿。

  [疏]“《卷阿》十章,上六章章五句,下四章章六句”至“吉士”。○正义曰:《说文》云:“贤,坚也。”以其人能坚正,然后可以为人臣,故字从臣。吉者,善也。吉士亦是贤人,但序者别其文以足句,亦因经有“吉士”之文故也。经十章,皆言求贤用吉士之事。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兴也。卷,
...更多
上一页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曾慥
晋·郑思远
清·王士祯
(宋)张拟
清·冯煦
汉·伏胜
清·京江铁瓮子
(宋)苏轼
宋·姜夔
清·戴肇辰
清·王船山
清·朱元育
宋·太平老人
汉·黄石公
清·蒋义彬
明·陈继儒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