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小说-集部

古籍分类-小说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绣云阁 - 第七十三回 锦霞大破阴风阵 绣雾同登道岸舟


复礼子请得诸真,同至紫霞洞中。紫霞出洞,迎入诸真一一礼毕,各归座次而询曰:“紫霞真人,呼吾等偕来,有何计议?”紫霞曰:“弟约诸真无别,因灵宅子仙规不守,累阻阐道。兹有三缄游至槐市,彼统妖部布一阴风大阵,兼下金针数万。三缄弟子狐疑、金光之目,已为所刺被擒。特请诸真往破此阵,务将灵宅擒得,面禀道祖,看道祖发落,如何?”清虚曰:“灵宅老魅,实属可恶!吾等驾动祥光以破之。”一时凌虚、碧虚以及云衣诸真,各驾祥光,竟投槐市。

但见槐市地面阴风遍布,黑雾迷漫。清虚子手持定光珠,向阵内一照,果见毒龙等擒得二人,高束槐枝。又见三缄
...更多

绣云阁 - 第七十四回 梦花轩精收阿醋 种草阁仁化盗儿


绣雾道人自得道号,遂离走马洞,追随三缄云游四方,以期传道苦习,飞升而成上品。师徒一日来到文江地界,日夕曦停,正在村郊,无所归宿。三缄曰:“青畴绿野,一望无际,将何归宿乎?”狐疑曰:“师与道弟等暂候于斯,弟子前途咨诹,求一栖止之所。”言已,向前而去。行约数程,见一中年人携笻在道,遍体臃肿,行一步则气涌不堪。狐疑睹是情形,可怜可悯,因询之曰:“女族何氏?所居何地?身负甚疾,行路维艰,胡弗安处家庭,以养病体,而乃道途奔走,受苦如是耶?”其人见询,两泪交流,以手指地者三,一时气拥胸前,不能出诸其口。

狐疑曰:“汝欲道其奔
...更多

绣云阁 - 第七十五回 集恶村厉鬼排阵 居货镇仙子劝淫


三缄师徒将盗释去,离了种草阁,又望产途进发。行行止止,无非与诸门人谈论元道之高深,入道之奥妙。逢剎则宿,逢人则化。奈世人尽迷于名利,无一道根深厚者入乎道中。三缄见之,惟有咨嗟叹息而已。

一日行在中途,天忽云迷四野,刁风狂作,雨点如丸。三缄谓诸弟子曰:“天将雨矣,可觅古剎以停骖。”狐疑曰:“师与诸道弟暂迟步履,弟子前去觅之。”三缄曰:“雨点当头,急何能待?”狐疑曰:“前面绿林深处,即非剎观,必是村庄,吾等借以为避雨之区,主如能容,更为可美;主如不许,亦慰以好言,待雨散云收,又作道理。”三缄曰:“如是甚好。不然,衣衫
...更多

绣云阁 - 第七十六回 梨花岛大战毒虎 杏子山义聚群妖


镇人老幼并肩而立,以视三缄收伏狐妖。三缄自将肠绋子抛在空际,只见二光妖娆,旋从天外飞来,顷刻间已将群狐束着,凭空坠下,落于三缄之前。狐大姑尚属艳妆,粉汗盈盈,向三缄稽首再三,祈饶性命。三缄曰:“尔身为异类,必炼道多年,始能化作人形。理宜劝世为善,造尔功行,以成正果。胡得恣意淫乐,毒死少年子弟,抛弃老母幼妻?尔试思之,其心何忍?”狐大姑曰:“是皆少年自迷于吾,色不迷人人自迷。吾有何罪?”三缄曰:“尔隐洞中炼尔本道,谁知尔者?而乃统率群狐,开设乐春宫以毒人,是罪在所不赦矣!吾欲呼汝于飞龙瓶,设诸海底,又念尔道功至此,修炼甚难。尔如改厥心肠...更多

绣云阁 - 第七十七回 战野牛苦无收伏 发慈悲幸遣菩萨


四野牛个个口吐黑雾,凑成一块,黑地黑天。其内喊杀之声,不啻千军万马。龙宾谓三服曰:“此妖力大,不比寻常,兼之吐气迷人。吾等须协力讨之,不可大意!”三服曰:“可集道兄道弟,商议停妥,再与决战不迟。”龙宾曰:“尔言甚合吾意。”遂将同学诸人,呼至三服洞中相对面坐。三服曰:“龙宾选得杏子山,宽闲幽雅,好为炼道习功之所。岂知方居此地,即被野妖阻滞,布下黑雾阵儿,喊杀连天,不绝于耳。道兄妹等,是另迁异域,以避野妖,还是与之交锋,诛此妖魅?事不可缓,急宜筹商。”一时乐道、狐惑、椒花子、蜻飞子、西山道人以及凤春、紫花娘、金光道姑、翠华、翠盖曰:“野妖...更多

绣云阁 - 第七十八回 显佛法贪狼俯首 归旧洞诸道重圆


且看大士化为樵子,手执小斧,与当方所化,直向深壑缓缓而来。行了数程,未见踪迹,乃问当方曰:“贪狼巢窟,历此多途?”当方曰:“前面黑雾迷离,即是其地。”大士曰:“如此,尔为前导,吾随后行。”当方聆言,疾趋而进。片刻之际,禀告大士曰:“到贪狼穴矣。”大士曰:“吾将野树化为一犊,尔乘而牧之。吾在穴前,执斧采薪,以引彼出。”当方果乘化犊,在穴左右,不住往来,大士斧韵丁丁,达于山外。贪狼在洞,闻得伐木之声与歌唱之声,遂命小妖曰:“谁在外面?尔出视之!”小妖出视,见一牧子乘犊而歌,见一樵人持斧而伐,骇然曰:“尔等好不知事!怎敢在贪将军穴外采薪牧犊...更多

绣云阁 - 第七十九回 试道行设庄以待 收异士谈虎而醒


三服与乐道、凤春诸人团圆于碧玉山洞,同心炼道,自不必言。又说三缄,在梨花岛收了梅精、蛇、虎,取了道号,梅精、蛇、虎亦不欲在岛长居,均愿从事追随。三缄见其立念颇诚,遂偕诸弟子离却古剎,向岛外行之。无如岛中曲折甚多,行约二日,始上阳关大道,仍向西地而去。一路之上,观山玩水,以活道心,故不语不言,缓缓前进。

狐疑曰:“师于沿途,宜教弟子等以道所未得,俾弟子时聆训迪,有所进境。今而默然如是,岂其意念别有属欤?”三缄曰:“道无时而不在,亦无地而不有。所谓悟得来时,头头是道也。不善会悟,则视山为层峦迭嶂,视水为白练清波。安知
...更多

绣云阁 - 第八十回 元冥关卖道求友 梭儿峡除暴伏强


三缄将身隐着,暗藏密室,以候五脏王。候至红日西沉,未见动静。于是度出室外,行行止止。俄而庙门响亮,三缄极目望之,见白巾人急步而入。老僧四五,恭候于门,曰:“五脏王归何晚也?”五脏王曰:“因领供言旋,途遇不平之事,吾心恨甚,当将强暴者一一诛却,故尔归剎稍迟。”老僧曰:“五脏王锄强扶弱,诚为当世救人祖师。但不知今日归来,还能用酒否?”五脏王曰:“业已酩酊,慵于重饮。可扫洁密室,吾欲卧焉。”老僧忙将密室扫洁,请彼安宿。五脏王入,趺坐牀头,捧出匣儿,开而视之曰:“今诛强暴数人,污吾宝剑矣!”随取小剑一柄,晶莹如雪,约三寸余长,持在手中,摩挲片...更多

绣云阁 - 第八十一回 梦觉园舌擒淫妇 金花库言破财奴


马良于是与同众寇俯首静听。三缄将身坐定,乃从容而言曰:“人得天地父母之生养,宜报天地父母之恩膏。尔为强徒,其负天地父母之望也实甚。倘一旦为官兵所捕,既丧其身,又连累乎高堂,是不报父母以恩,反加父母以仇矣。然尔等恃尔强暴,以抢掠乡村者,无非欲得财帛,为富有计也。岂知一生之衣食丰啬,定自上天,不可强为。天既未与而辑得之,则谓逆天而行,必为上天所厌。不但此也,掠人之财,终偿人财,没入阴曹,必罚变牛马,为受掠者驱使。要待所掠之多寡本利出尽,然后将魂提转,以偿二家。若所掠无多,填还尚易;如所掠甚众,非千百年牛马之役,不能偿完掠数焉!况古今来凡为...更多

绣云阁 - 第八十二回 平海怪君心宠爱 入龙宫玩好难名


三缄曰:“同是人也,其禀天地之灵气以生,天何使人独贫而使尔独富?其使尔以独富者,必尔祖宗广积阴功,为上天所羡,始赐以富耳。尔即宜体天地祖宗之恩,多行阴骘,以保尔子孙福享绵绵。胡为富甲一乡,尚且刻薄,曾不思及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之言?积恶如斯,尔富安能久享!况人生不过百载,大抵数十寒暑,即归于尽。一旦冥王勾簿,咽喉气断,安保尔之孙子不败家产,而骤得奇穷?那时,尔子尔孙被人唾骂,必先詈尔刻薄成家,所以久享不能。为问尔躬受罚夜台,尚能如在生时不舍丝毫,代尔子孙作牛马否?吾言若是,尔其细思!”金老听得此番言词,默然良久,遂呼家仆抬斋饭...更多
上一页56575859606162636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王国维
清·刘一仁
清·包三述
清·周声炣
宋·苏辙
清·周士祢
李贽
唐·司马承祯
明·心泰
周·姜尚
未知
清·沈起
清·邹一桂
明·周之千
魏·刘邵
(清)李清馥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