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小说-集部

古籍分类-小说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绣云阁 - 第一三三回 遇熊鹿邀去野马 呼达诀迷归狄山


紫玉答曰:“道兄胡出此言?未必忘却师训,反此大道,而甘坠深渊乎?”善成曰:“人生斯世,男女之欲,谁不有之?

况习道一事,实属渺冥。安知习至终身,果能成得仙否?尔我在此,不如各遂所欲之为愈也。”言之戏谑,不堪入耳。紫玉曰:“不意道兄乃假于刁道之辈,淫心尚未死也。然妹以紫棠微物,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而成,又幸仙师传以大道。欲吾从兄之命,万万不能。”善成曰:“妹果不从乎?”紫玉曰:“习道之心已坚,永无反道悖师之理!”善成曰:“尔既不以道兄为念,吾亦不以道妹为情。”当即扭定紫玉,将拳毒打。

紫玉急不
...更多

绣云阁 - 第一三四回 玉镜中难迷八道 晶光内又试三鲸


豁达哑然良久,乃跪而言曰:“前者父王将吾兄妹二人拜及仙宫门下,望修大道,以成仙品。临行之际,儿女依依不舍,父曾言曰:『尔等休恋家庭,各宜跳出尘嚣,成尔正觉。』吾兄妹迫于父命,不得已而追随吾师。至今大道已有得矣,吾父又出此言,岂不废于半途,前功尽弃?依儿所说,父以王位另选是山之贤者传之。待儿再从仙师,将道习成,以好超升九玄七祖。”豁达言毕,善诀亦跪而禀曰:“女子及笄适人,原系古礼。但儿已红尘跳出,适人之说,断不敢从。”狄王闻言大怒,曰:“明日吉星照耀,正宜传位,亦好出阁,习道一事,休再言之。”当传山内蛮奴,明日张灯结彩,朝贺新立小狄王。...更多

绣云阁 - 第一三五回 人道中分班统试 妖部内共烛同心


三鲸为玉镜所照,自觉身出万星台外。刚为罡风一卷,各将元功默运,吹之不动,仍转台中。三缄尚未向镜窥之,三鲸已魂还躯壳。三缄喜曰:“水族能坚习道心,不迷玉镜喜深深;蓬庐再把功夫炼,伫俟成真步玉金。”三鲸闻赞,拜了师尊而退。

三缄叹曰:“水族之微,不迷玉镜,真属可喜。今日且将台内人部男女一一呼齐,统同试之,看能及此水族否?”意计已定,遂传知足道人、傲性道人、尽伦、尽性、七窍与女班之雪青子等前至台前,而谓之曰:“尔等从吾遨游,习兹大道,有得无得,自在心知。平时微窥尔等,似乎内有所得,而形诸外然。此特为师皮相,不若由心而去
...更多

绣云阁 - 第一三六回 蓬庐中倏生彪虎 仙府内仰若奇珍


三缄曰:“尔等所见非他,乃绣云仙阁也。”二子曰:“绣云仙阁,何人所建?又属何人所居?”三缄曰:“王母悲大道不明,世之好道而求道者不能分别邪正,故多入旁门,且多入旁门中之旁门。此皆好为人师者矜奇立异,辅以妖法骇人,习道者流因而入是牢笼,以求快捷方式。不知野方外道,存心不良,每借邪术以惑民,约集成党。久之,不遵王法,悖逆圣主。一经势败,诛及九族,惨不可言。古往今来,以邪教而叛逆者,其不诛及九族几希。吾愿世人毋为野道误焉。王母深忧之,乃旨命道君,遣仙临凡,阐明大道。特建此阁,以待大道修成者,入是阁内享受仙福焉。”二子曰:“天下之道一也,胡以...更多

绣云阁 - 第一三七回 独仙根能知仙道 教弟子重试徒心


却说万星台男女弟子将三缄安葬毕,朝夕祭奠,俱愿在此墓庐,效法前贤心丧三载之礼。不知不觉,已月余矣。

一日,三服谓诸道友曰:“吾师没后,诸弟子依归无所,为之奈何?”弃海曰:“见此坟台,即见吾师,岂肯舍此而他逝?”乐道曰:“吾想吾师道法高妙,凡虎焉能伤及?恐师假伤于虎,以试弟子待师之心为何如耳。”狐疑曰:“尔我明明见虎将师衔去,四山搜寻不得,倏于山后见之,不惟首耳眼鼻概为伤损,而且手足俱失,未必手足都瞒得过耶?”西山道人曰:“仙家变化无穷。非但手足能掩,即全身亦可遮却。以吾想量,乐道之言不差。”狐疑曰:“即属假死以试
...更多

绣云阁 - 第一三八回 遣彩鸾空中捧诏 登八境座里谈元


三服、弃海共相讶曰:“明明老道入此庐内,何今日易成吾师之形乎?况师被虎伤已许久矣,此事奇甚。”遂呼齐道兄道弟,跪而禀曰:“吾师尚留恩尘世耶?”三缄缓缓出庐,问曰:“弟子等所惊讶者何?”诸子将前后事情细述一遍。三缄曰:“仙家妙术少人知,移步换形妙道施。伏虎降龙因甚事,安为毒虎亦伤之?”诸子闻言叹曰:“弟子等自入门墙,从未见师矜奇立异,金丹大道,原属平常。故不知仙法为何若,安得不惊?”三缄曰:“这也难怪尔等。”甫言至斯,忽听半空鸾鸣不已。三缄讶曰:“空中鸾声高叫,恐上天有诏宣吾。尔等各整衣冠,伫立以候。”诸子领命,排立齐整。鸾凤口衔一纸,...更多

绣云阁 - 第一三九回 奏上皇群真拜舞 祈师尊同入上乘


次早,道祖遣彩鸾童儿、青鸾童儿传诏诸真,同至八境宫齐集,随驾捧本,上奏天皇。但见一时之间,诸真纷纷而来,集于集仙厅内。童儿等见诸真已至,奏闻道祖。道祖传入八境,而谓之曰:“今日朔一,普天仙子及中下界神祗奏事之期。尔等可随吾躬,捧定本章,同入通明,面奏复旨。将旨复后,然后拜贺瑶池。”诸真曰:“吾师命下,敢不遵从?”道祖于是更换仙服,驾上彩云。诸真同乘五色祥光,直上通明。刚入朝贺宫中,三界仙子、神祗陆续俱至。参见道祖毕,齐声问曰:“道祖上朝天皇,小神等未闻传诏,故未郊迎。不知有何本章,呈奏通明,如是其早?”道祖曰:“因大道不明于天下,致使...更多

绣云阁 - 第一四○回 换骨池妖部入浴 脱物壳人体长存


群弟子领命,忙整衣冠,静候蓬庐。刚至五更时,三缄一一呼出,风车各驾,冉冉腾空。来至半天,见有生云使者、长云使者、推云使者、排云使者、铺云使者当道而立。三缄统率群弟子,拜及众位使者曰:“吾师徒登于上境,实系天皇旨意,万望众位使者引导一二。”众使者曰:“吾等亦奉天命,来此迎迓仙子。可将风车撤去,登上云路焉。”三缄遂命诸徒弃了风车,齐登云路。不曾数刻,已至南天,管理天门社令见而问曰:“来者何仙?入吾南天何事?”三缄上前答曰:“吾名三缄,奉天皇旨,统及群弟子上殿朝见耳。”社令曰:“尔乃阐明先天大道者乎?”三缄曰:“然。”社令曰:“如是,尔将云...更多

绣云阁 - 第一四一回 朝上皇通明拜舞 封仙品人物同沾


三服曰:“有何难解?西方虽属佛地,还是与人间相同。屋角有蜘蛛,花间有游蜂,宫内有报晓鸡以及芭蕉等物,依然傍殿宇而种植焉。”狐疑曰:“尔言如人间一般,凡物俱有。吾问尔,人间有如此大之蜘蛛、游蜂乎?亦有如此大之鸡母、芭蕉乎?”三服曰:“西方竺国,天上也。天上之物,自必大于人间。”狐疑曰:“尔言如斯,吾亦不与尔辩。这是甚么皮子,酷肖人形耶?”三服曰:“在哪里?”狐疑曰:“在此。”

三服向前观之,曰:“乃是鬼皮也。”狐疑曰:“是鬼皮也,何人所剥,如告到邑宰,其罪恐难免焉。”三服曰:“为何鬼脱其皮,却要告到邑宰?”狐疑曰:
...更多

绣云阁 - 第一四二回 送绣云王母懿诏 接玉旨上帝仁恩


拜舞已毕,侍立两旁。王母环而顾之,不觉慈颜开霁,曰:“曩者吾在瑶池,悲大道之不明,凡习道者,半为邪教所惑。久则党羽结成,悖逆圣朝,人民遭受其害。因传懿旨,阐明大道,俾习之者知其何者为正孰,何者为旁迕,何者为旁中之旁、旁外之旁、旁而不旁,一切邪教,抛之不习,弃之不从。天下皆尽能之人,将大道得其真,而宇宙于以清平矣。幸道祖命及紫霞,高竖聚仙旗,招集群真。群真计议,遣得虚无子临凡脱胎,道号三缄,将道阐明,人物同修正果,是不负吾命也,吾甚喜之。”遂命二十四位散花仙女席设瑶池,赏赐新仙,以显荣耀。仙女领命,一时逍遥八宝厅内,御宴设席。王母欣然,...更多
上一页62636465666768697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张燕昌
清·葛士浚
清·陆烜
宋·张世南
南北朝·雷学所
刘宋·求那跋陀罗
明·戚继光
(宋)唐庚
清·何炫
清·张宗良
唐·李师政
宋·昙摩蜜多
(宋)朱辅
清·刘廷槐
(明)杨士奇 编
(明)姚士粦 輯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