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小说-集部

古籍分类-小说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八仙得道 - 第九十九回 轧神仙留姑苏佳话 望仙桥为西子增光


却说叶百民回到家中,将剩余的香灰拌入臂肉,煎汤给父亲喝。其时八仙已跟踪而来。一面召来当方土地、日夜游神传授止痛免腐之方;一面查问叶百民平日的行为。知他是个一贫如洗的寒士兼医道,替人治病。为他性情愚笨,读了二十年的书,连普通文字还写不象样。一半也因家中太苦,二十年之中,倒有三分之二的光阴,费在诊病上头,得些蝇头薄利,用来孝敬父母。他今年四十多岁了,还不曾娶妻。他也不曾想到这些念头,只是一味巴巴结结,规矩营生,孝顺父母。偏偏他娘又于前年去世,把他自己身子押与一家药店内悬牌应诊。说明三年之内,所得诊金统归店中,才得借了五十两银子办完丧事。<...更多

八仙得道 - 第一○○回 八仙过海海面起战祸 二龙归天天府庆升平


却说龙王两个孙子摩昂、摩闰,因和蓝、何二仙争抢花篮,被二仙飞剑斩死。带去的几名夜叉身受重伤,逃回龙宫,见了龙王夫妇,哭诉其事。龙王、龙后得报,大叫一声:“气死我也!”便命发起近海神兵一万,龙王亲自率领,前来追袭二仙。

二仙杀了摩昂兄弟,才知二人是龙王之子,赶紧回报众仙。铁拐、锺离权和纯阳三仙听了,大惊道:“二仙此祸闯得不小,龙王夫妇生了四子四孙,如今被你们杀了两个孙儿,他俩岂肯罢休?”二仙道:“祸是他们自己先闯出来的,难道我们丢了东西,还不该找吗?”众仙听了,说:“话虽如此,但龙王夫妇不易对付,况且我们几位当中,
...更多

东游记 - 东游记


封 面 题“ 全 相 东 游 记 上 洞 八 仙 传”,“书 林 余 文 台 梓”。 卷 首 有〈八 仙 传 引〉, 署“ 三 台 山 人 仰 止 余 象 斗 言”。 版 心 题“ 全 相 八 仙 出 身 东 游 记”, 或“ 全 相 八 仙 出 身 传” 或“八 仙 出 身 东 游 记” 或“ 八 仙 出 身 传” 或“ 八 仙 出 处”, 或“ 全 像 东 游” 或“ 东 游”。 卷 上 题“ 新 刊 八 仙 出 处 东 游 记”。“新 刊”卷 下 作“ 新 刻”。 署“ 兰 江 吴 元 泰 著”,“ 社 友 凌 云 龙 校”, ...更多

东游记 - 第一回 铁拐修真求道


点绛唇

流水行云,气清奇,将谁依附?烟云名声,留与幽人付。犬吠天空,鹤唳乘风去,难凭据,八仙何处,演卷从头顾。说话八仙者,铁拐、钟离、洞宾、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而铁拐先生其首也。铁拐姓李,名玄,钦拐乃其后假身别名也。先生质非凡骨,学有根源。状貌魁梧,挹五行之秀气;心神宣朗,识灭地之玄机。年方弱冠,不务家人生理,即慕大道金丹。以为天地皆虚,人生皆幻。世情嗜欲,悉伐性之斧斤,富贵功名,皆迷心之鸩毒,纵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身外之浮云。且无而始有,有而必无,又一定之常理。人生自有乐境,何必维系俗情,
...更多

东游记 - 第二回 老君道教源流


却说老君者,太上老君也。自混饨开辟,累世化身而来,有诞生之四,迨商汤、周时,分神化气,始寄胎于妙王女八十一岁,暨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丑时,降诞于楚之苦县赖乡曲仁里,从母左腑出,生于李树下,指树曰:“此吾姓也”。生时白首,面黄白色,额有参天纹理,日月角悬,长耳短目,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美髭须,广额疏齿,方口,足踏地支,手把天干,姓李名耳,字伯阳,号曰老子,又号曰老聃,周文王为西伯,召为守藏史。武王时,使为柱下史。成王时,仍为柱下史,遨游西极天竺等诸国。康王时,还归于周,后复邀游开化西域。乃以周王三十三年,驾青牛车,出函谷关。守关令尹喜知...更多

东游记 - 第三回 二仙华山传道


一日,老君与宛邱在华山论道,忽清风一阵,吹入堂中。老君谓宛邱曰:“君知此风平?”宛邱曰:“似有异人来此。”老君曰:“吾观仙箓,李铁拐将欲成道,今日之来,乃铁拐同道也。”即命二童候于山下。二童甫至,忽见一人仙风道骨羽服,飘飘而来。二童趋近问曰:“君得非李先生乎?”李曰:“是也,君何以知我?”二童曰:“吾奉老君命,迎君于此。”先生暗喜曰:“老君知我,谅必于道有缘也。”乃向前行礼称谢,遂同二童登老君之堂。

但见老君在上,毫光照曜,景垦庆云。肌肤绰约,似闺中之处子;精神充溢,犹襁褓之婴儿。次观宛邱,童颜鹤发,碧眼修眉,
...更多

东游记 - 第四回 铁拐独步遇师


却说先生自华山别归,复居岩穴深林,深会老子之旨,熟思宛邱之语。运道益坚,用功益力。能出阴神,四方清逸,幽人闻风兴起,相与往来,多求为之徒者。 一日先生与其徒论道,忽见祥光绕其户牖。先生观之良久,乃曰:“此气非常,必有异人降临吾室。”乃独自出斋散步。高山绝顶,见一鹰振羽高岗,喟然叹曰:“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知其所止也。此鹰独立于此,诚为知止。即有清间弓矢之徒,惟嗟望耳;缯缴之巧,安能施乎?奈何世人营营逐逐,于蜗角之虚名,觅蝇头之微利,自驱陷井,至死方悔,岂不出此鹰之下乎?吾益有自儆矣。因口占一绝云: 知止不求寸,金睛半倦开;...更多

东游记 - 第五回 杨徒守尸误化


却说其徒受命守尸,加意防护,日夜不敢少休。及其六日,忽见家人驰至,促之曰:“母病十分沉重,死而复醒,专待一见,可急驰归。”杨子大哭言曰:“母病危急,师魂未返,如我友,尸谁与守。”家人曰:“人死固无复生之理,况死已六日,其中肺肝必腐,犹望其生,是守胶柱之见也!不亦愚乎?况师以我合,亲以天合,孝与友固不能两全,而亲与师又岂容并大?虽成我之恩,与生我者并重,其中并无缓急之分。纵终事之道,与受命者同,其内不无常变之别。吾以为师六日虽不终期,失信之罪,犹可逭也。倘亲一旦告终,送死不及,终天之恨,其谁逭之,不如便化其尸,速归事母,庶可两全。否则非...更多

东游记 - 第六回 铁拐托魂饿莩


却说先生神出华山,随老君西游竺乾诸国,历蓬莱、方丈,遍游三十六洞天。邀游数日之间,多得老君之道,乃欲辞归。老君笑而不答,为之偈而遣之归。偈曰:

辟谷不辟麦,车轻路亦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

先生辞归之期,正当七日,却来茅斋寻魄,毛发无存。徒亦不见。转身见积薪之处。暖气腾腾,幽烟寂寂,始知身尸被化,深怨弟子背盟。游魂到处无依,日夜凭空号叫。遥值饿莩之尸,倒于山侧,猛想老君临别之偈曰:“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然此饿莩之尸,即吾面目也。数固如此,何必尤人?魂正无依,何暇择体?于是乃附饿
...更多

东游记 - 第七回 仙丹起死回生


却说先生知其徒之母已死,乃自思曰:“彼守我之尸而不终者,迫于母也。彼之母死而不克送者,累于我也。我不为之起死回生,彼将终身抱恨矣!”于是,手提铁拐,肩背葫芦,迳至杨家。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铁拐进前故问曰:“死生有命,不可强求。人子事亲,生尽孝,死尽忠,棺槨衣衾,卜之宅兆,哀戚送之足矣,何必以死继之?”杨子言曰:“我因吾师神出华山,令吾守魄,约以游魂七日不返,方可化之,及守至六日,适吾母以疾闻,势不能待,竟化师魄而归。及归,而吾母已死。是内不能尽孝于母,外不能尽信于师,母必以我慢命为不孝,师必以我之失信为不...更多
上一页737475767778798081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郑克
清·吴宝芝
南宋·郑樵
清·赵翼
(清)了缘子
梁·萧绎
(五代蜀)毛文錫
明·范立本
清·厉鹗
清·刘廷槐
南北朝·陶弘景
唐圭璋
云江女史
五代·佚名
清·王晫
周·尹文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