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杂别-从部

古籍分类-杂别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遼海叢書 - 呼蘭城圖說


  呼蘭城周戰國秦漢濊貊之地其東北境屬肅慎氏後漢三國魏屬夫餘國北境東北屬挹婁晉屬寇漫汗國東北仍屬挹婁後魏北齊豆莫婁國東北屬勿吉隋屬靺鞨黑水部唐屬黑水靺鞨貞觀中屬黑水州開元中屬黑水府元和以後渤海盛府廢五代遼生女真之地其東境屬五國部盆奴里國奧里米國地金初活剌渾水徒單部紇石烈部帥水唐括部泥龐古部蒲盧買水裴滿部幹泯水蒲察部陶溫水徒籠古水紇石烈部海羅伊河烏林荅部地天會以後屬上京路會寧府北境其東北屬蒲與路屯河猛安元初乃顏大王分地貞元後屬肇州蒙古屯田萬戶府其東北嘗置桃溫萬戶府明錯置兀蘭以哈阿哈撒力木郎劄里兀者屯河哈里也速木速脫倫兀諸衞及兀者托溫兀的...更多

遼海叢書 - 呼蘭廳


  呼蘭廳 要缺          

  沿革 疆域 天度 山鎮 水道 鄉鎮 職官

  漢以前濊貊之地後漢三國魏夫餘國北境晉寇漫汗國後魏北齊豆莫婁國隋靺鞨黑水部唐黑水靺鞨貞觀中屬黑水州開元中屬黑水府五代遼生女真之地金上京會寧府東北境元初乃顏大王分地至元中屬肇州宣慰司元貞後屬肇州蒙古屯田萬戶府東境明置亦馬剌以哈阿哈木郎諸衞國

  朝同治二年設呼蘭理事同知始與城守尉同治呼蘭城三年移治巴彥蘇蘇 縱一百有三里

  廣一百七十里

  西
...更多

遼海叢書 - 綏化廳


  綏化廳 中缺          

  沿革 疆域 天度 山鎮 水道 鄉鎮 職官

  漢以前濊貊之地後漢二國魏夫餘國北境晉寇漫汗國後魏北齊豆莫婁國隋屬靺鞨黑水部唐黑水靺鞨貞觀中屬黑水州開元中屬黑水府五代遼生女真之城金上京會寧府北京及蒲與路西南境元初乃顏大王分地元貞後屬肇州蒙古屯田萬戶府東北境及蒲峪路屯田萬戶府西南境明錯置兀蘭阿者迷哈郎諸衞及那門河地而國朝光緒十一年析呼蘭廳北境升科荒地五段曰津河曰納敏河曰尼爾吉河曰顏依渾河曰額依濟密河增設綏化理事通判駐北團林子 縱一百五十七里
...更多

遼海叢書 - 入發庫門道


  自卜魁站起至茂興站皆常行驛道已詳總圖說不贅自茂興站起南行三十里渡嫩江入郭爾羅斯前旗界三十四里至色克吉西南十五里四家子三十里捫圖克依二十五里白彥華二十五里新店二十五里深井子二十五里哈什陀二十五里烏蘭札勒哈二十五里奈吉十五里雅們甸十里蒙克托十里古爾班格爾十里摩爾陀巴喇十五里波伊爾陀子十里兩家子五里東劉家孤店十一里新店四里西劉家孤店十里長嶺子六十里新安鎮又四里入科爾沁左翼中旗界三十六里新店五里察倫霍多克三十里二龍山十五里白粉八里孤店二十里窩勒呼十里五家子八里阿爾錫伯五里昂吉四里吉爾巴十里渡西遼河五里康平縣屬鄭家屯九里張家窩棚折而南行十里...更多

遼海叢書 - 入喜峯口道


  自齊齊哈爾城卜魁站一百五十里至哈達罕臺杜爾伯特旗屬八十里至綽爾臺 【 即錫伯綽爾城】 札賚特旗屬一百二十里至哈拉克勒蘇特伊臺 【 俗呼和爾色特依】 科爾沁右翼後旗鎮國公屬一百八十里至哈沙圖臺科爾沁右翼前旗札薩克圖郡王屬二百里至奴木其哈克臺郭爾羅斯前旗屬一百三十里至博羅額爾吉臺科爾沁右翼中旗和碩土謝圖親王屬一百三十里至魁蘇布拉克臺科爾沁左翼中旗和碩達爾漢親王屬一百四十里至西訥郭特爾臺 【 即桑郭羅】 科爾沁左翼中旗屬八十里至薩英哈克 【 即三音哈克】 臺札魯特旗屬一百二十里至他拉凱臺奈曼旗屬一百里至烏雅拉哈圖臺敖罕旗屬一百五十里至轟...更多

遼海叢書 - 醫閭先生集序


  余少日從伯氏世卿於大崖山中讀書至古之學者為己大崖慨然嘆而問曰今天下有若人乎余未能對復嘆曰白沙陳先生公甫醫閭賀先生克恭真其人也吾將焚舉子業從之游越數載還自白沙稱其緒論以為人心通塞往來之機生生化化之妙有非見聞所及者必深思而自得之未易言也白沙之學以自得為宗喫緊工夫全在涵養端居靜坐不為私妄間隔則心虛氣靈天理流通大本立矣喜怒未發而非空萬感交集而不動舍是而支離於佔畢役心於贊毀力愈勞而神愈亂不足以語道矣故其詩云吾能握其幾安用窺塵編先生之學亦出陳氏在諫垣時聞為己端默之旨篤信不疑謝病歸構小齋讀書其中隨事體驗未得其要潛心玩味杜門不出者十餘年乃見實理充...更多

遼海叢書 - 卷首


  明史本傳

  賀欽字克恭義州衞人少好學讀近思錄有悟成化二年以進士授戶部給事中巳而師事獻章既歸肖其像事之弘治改元用閣臣薦起為陝西參議檄未至而母死乃上疏懇辭且陳四事一謂今日要務莫先經筵當博訪真儒以資啟沃二薦檢討陳獻章學術醇正稱為大賢宜以非常之禮起之或俾參大政或任經筵以養君德三內官職掌載在祖訓不過備灑掃司啟閉而已近如王振曹吉祥汪直等或參預機宜干政令招權納寵邀功啟釁或引左道進淫巧以蕩上心誤國殃民莫此為甚宜慎飭將來內不使干預政事外不使鎮守地方掌握兵權四興禮樂以化天下陛下紹基之初舉行朱子喪葬之禮而頹敗之俗因仍不改乞申明正
...更多

遼海叢書 - 醫閭先生集卷一


  後學兵部主事海鹽鄭曉參定

  後學兵部主事常郡唐順之重校

  言行錄一

  先生平生奉親極孝母黨姻戚雖甚寒賤待之盡其愛敬極其賙卹親有疾則極其憂瘁湯藥必自嘗迎醫必拜之

  先生於朔望祠堂行禮後必詣別宅拜從叔母率以為常

  先生性喜於訪問與鄉之長老言輒問先輩德政之善與他處人言輒問地里風俗人物之實以至各邊蠻夷之情狀無不訪求

  先生謁疾家居四十年弔喪問疾外不輕出一切貴官相訪者止是致敬以延待之未嘗往拜也間有不
...更多

遼海叢書 - 醫閭先生集卷三


  言行錄三

  先生曰人皆知神之神而不知不神之神且如此心藏往知來不可測度何神如之前乎開闢之初後乎萬世之後高極於蒼穹之表深至於黃泉之下何所不貫此心之神如此惜乎今人皆錯用此心京都中行教化亦是難變先是貴戚勳臣家奢侈浮靡之甚須上躬行以化之又多建武學選有才德者領其事凡貴戚勳臣及其子弟皆收入受教嚴師弟子之禮雖勳臣已有事管領者亦要朔望入學聽教行禮凡動作衣服宮室飲宴輿馬之類一一教之如式有率教而過人者或違教而不法者許其師月陳之以憑賞責若然則巨室既善而人皆善矣雷動風行誰復沮礙惜乎今之不然也

  人材之成決在於
...更多

遼海叢書 - 醫閭先生集卷四


  存稿一

  遼右書院記

  義州修建緣邊營堡記

  史氏倚廬記

  贈金德容之任石州序

  一峯羅先生墓誌銘

  張生文亨字說

  先考妣墓誌銘

  外考妣墓誌銘

  明故鎮國將軍遼東副總兵韓公墓誌銘

  參戎李公墓誌銘

  ○遼右書院記

  弘治癸丑秋南燕繡衣樊公按治東
...更多
上一页636465666768697071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林洛
萧廉泉
(清)方式济
(清)李清馥
(宋)曾敏行著;朱杰人标校
清·章学诚
明·万邦宁
(明)冯梦龙 编
(明)陳鼐
(元)蔣正子
(北宋)薛居正
(宋)趙昇
金·王嚞
清·张起南
徐渭
清·荻岸散人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