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杂别-从部

古籍分类-杂别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遼海叢書 - 在園雜志卷三


  遼海劉廷璣撰

  詞曲莫溯剏始近則考之嘯旨唐孫廣謂某君授王母母授南極真人遞至廣成子風后嘯父務光堯舜禹其說甚誕後晉孫登蘇門一嘯猶襲其傳登仙去此道湮沒不復聞矣雖有權輿正畢十五章十二法徒具空文心傳無授究何益哉迨風雅變為騷賦樂府五言七言詩體化為詩餘及南北詞曲而填詞家猶名其譜曰嘯餘亦存餼羊之義耳

  舊弋陽腔乃一人自行歌唱原不用眾人幫合但較之崑腔則多帶白作曲以口滾唱為佳而每段尾聲仍自收結不似今之後臺眾和作喲喲囉囉之聲也西江弋陽腔海鹽浙腔猶存古風他處絕無矣近今且變弋陽腔為四平腔京腔衞腔甚且等而下之為
...更多

遼海叢書 - 在園雜志卷四


  遼海劉廷璣撰

  壬子癸丑冬春間有浙東單友遊京師能為扶乩之技余適無事延之書齋者數月頃刻畫沙詩詞不下數百頗多佳句有出人意表者為時已久散失居多今就其僅存篋笥者數十首鈔之

  李青蓮

  花睡

  鳥夢

  呂道人

  武陵老人徐福

  弄玉

  王喬

  謝靈運

  張騫

  回道人
<
...更多

遼海叢書 - 跋


  憶辛酉壬戌間履端隨先君子檢討公官京師時觀察公方髣髴陸生入洛之歲仲華拜袞之年常過邸舍與先君子論詩稱忘年交記先君子曾語履端曰當今詩人接踵新城商丘者必以劉中翰在園為最謹識不敢忘今未刻篋衍集中先君子手鈔葛莊諸詩尚在履端自壬午冬備員山陽校官職卑務閒時追隨觀察公學詩回想當年京邸趨庭緒語忽忽若前日事觀察公喜著書一日出在園雜志示履端曰雜志上下卷不過就余耳之所聞目之所見身之所閱歷隨筆志之積久成帙非有成見作文字觀竊附兔園冊子藉供水天閑話已耳履端受而讀之不禁悚然曰是書也覈事物之原流貫天人之同異稱名邇寄意遠可以發人忠孝之思動人勸懲之志令人隨事謹飭不敢放佚...更多

遼海叢書 - 校刻常理齋愛吟草序


  今昭忠祠享祀金川死事諸臣吾鄉常君紀與焉常君號理齋家於盛京城北九十里之棲霞堡為人貌奇偉性尚忼爽文思清拔尤嗜吟咏余蚤年耳其名介同學高君惟欽慈君惺圃以訂交丁丑理齋登進士丙戌謁選銓曹時余以計偕入都因得朝夕過從縱談今古益服君之學識卓邁殊不可及既而余以不第去理齋 【 齊:齋】 遂捧檄入蜀余方以百里其所優為而以彼清才逸氣遇山水之奇將大有所發抒此行為不虛矣何意不數年而金川搆逆理齋竟死於賊余初聞之竊歎夫豕突狼奔之際玉石俱焚不知其臨難之狀何如也是時余已入翰林求之國史昭忠傳則但云登春遇害別無紀載此外無可問詢惟付之太息而已乙未余以先君憂歸里理齋之弟顯齋純...更多

遼海叢書 - 愛吟草


  瀋陽常紀著

  甲申之冬予以計偕入都凡途次所經往往形諸吟詠及在都下時與諸同人唱酬後選授西充途中名勝亦間有所作戊子新正時方鎖印無事因檢舊作失去者已過半矣用手錄其存者藏之篋衍聊以誌予之夙好云爾元宵前一日書於西充官舍

  ○甲申冬入都親友祖餞留此別之

  朔氣肅寒威霜重秋風老駕言向長安親朋羣祖道斗酒慰遠行悵惘離亭草丈夫志四方致身苦不早兒女別離情那能鬱懷抱揮手登車去雲山方浩浩回首望鄉樹咫尺阻歡笑從茲天一方願言各相保

  ○曉過大石橋

...更多

遼海叢書 - 愛吟草附錄一



  恩卹道崇慶牧常君殉節錄

  武功張洲撰

  常崇慶行狀

  與王給諫致常崇慶行狀書

  與王慎徽應山令

  同王司馬祭崇慶州牧常君文

  祭殉節崇慶牧常君文

  崇慶牧常君殉節詩

  常公輓詩

  常公輓詩

  奉題贈中憲大夫四川崇慶州牧常君殉難紀略後

  讀四川崇慶牧遼東常君
...更多

遼海叢書 - 愛吟前草


  瀋陽常紀著

  序

  雜興十五首

  雜興

  初春晚眺

  溪上偶成

  賦得老樹著花無醜枝

  賦得輕燕受風斜

  憶癸酉春夏與奉峨兄讀書於城南之保安寺甚自得也時有秦先生者山東快士喜堪輿精占卜聚談者屢遂訂交焉今日各有所就而風流雲散如此追感不勝惘惘因賦絕句九首呈奉峨兄

  清溪

  閒居偶成

...更多

遼海叢書 - 愛吟草附錄二


  附錄二

  序

  慈惺圃庚寅草

  癸巳草

  ◆附刻慈惺圃寄常理齋詩序

  慈惺圃名國璋字奉峨惺圃其號也與常理齋居相近同學素契時相唱酬癸酉惺圃舉於鄉理齋猶未第也及理齋仕蜀惺圃尚家居郵筒往來遙為賡和不異曩時至戊戌腥 【 腥:惺】 圃始捷南宮官農曹而理齋死於難已六年又七年惺圃亦卒於京邸矣惺圃之逝也一子方幼理齋之廕嗣衣軒已為唐縣宰聞其喪來弔見書笥紛然狼籍家人舁敝簏於庭將焚廢紙衣軒恐其有當存也止而撿之則愛吟草殉節錄及惺圃自為詩
...更多

遼海叢書 - 題跋


  序

  上卷

  下卷

  ◆集錄愛吟草題跋序

  余既刻常理齋愛吟草及殉節錄以示京師士大夫見之者無弗賞歎於是欣然各為題跋牋楮之投殆無虛日積久漸多遂成卷軸余既一一檢讀隨以付梓凡如干首續來者猶未已也夫昔嶺之事往矣理齋之著作其散佚者亦多矣乃越十數年之久廕嗣克家遺筆忽出於塵埃烈蹟不埋於灰燼一旦冠裳之族各有一理齋在心目間而命筆抒詞使理齋之才華氣節烜赫如昨日事豈偶然歟故是錄也可以上承昭忠慰忠之表章可以下為孝子賢臣之風勵而或長篇鉅什或古調清歌和平之音則一唱
...更多

遼海叢書 - 敘


  川江之險甲天下聞者色變比于譚虎勞人墨客詩狀其險者夥矣然詩而不記記而不詳老坡之遊石鐘所以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同年笠庵金君天下之壯士也年二十許宰黔中往時充神京鉛運使出峽江以解脫紀行記經而詩緯之纍然成帙蓋其學贍故援据詳其才雄故論斷確偉哉笠庵使挾其所有出入侍從備天子顧問行祕書豈足道哉抑余所以奇笠庵不在此夫贍於學學人也雄於才才人也天下之大具笠庵之才之學者宜皆可以為笠庵之記與詩然前乎笠庵者固未嘗為笠庵之所為而必待笠庵今日之自為者何歟今夫乘舟于囿盪而變色地非甚險而猶爾者膽弱故也今使履厚寸之木簸漾於驚湍飛澇中而又飌師怒號于其上猛獸奇鬼嵯岈逼伺...更多
上一页68697071727374757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王悬河
冯班
宋·真德秀
宋·赵汝砺
晋·杨泉
清·张倬
金毓黻
缪荃孙
明·了圆
唐·释道宣
陈述
(宋)王谠
清·柯培元
清·鲁九皋
清·吴大廷
明·徐继善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