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杂论-子部

古籍分类-杂论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桯史 - 卷十四


  陈了翁始末

  陈子翁在徽祖朝,名重一时,为右司员外郎。曾文肃敬之,欲引以附己,屡荐于上,使人谕意,以将大用之。了翁谓其子(正汇)曰:"吾与丞相议多不合,今乃欲以官相饵。吾有一书将遗之,汝为我书。"且曰:"郊恩不远,恐失汝官,奈何?"正汇再拜愿得书。了翁喜,明日持以见文肃于都堂,适与左司朱(彦周)会,待于宾次,朱借读其书,动色。既见,文肃果大怒,嘻笑谓曰:"此书它人得之必怒,布则不然,虽十书不较也。"了翁退,即录所上文肃书及《日录辨》、《国用须知》,以状申三省,曰:"昨诣尚
...更多

桯史 - 卷十五


  淳熙内禅颂

  中兴三朝,授受之懿,追媲尧禹。一时荐绅名士,亲逢盛际,浓墨大字,以侈千一之遇者间有之,而史不多见。三松王才臣(子俊)者,家庐陵,以文鸣江西,尝作《淳熙内禅颂》一篇,其文赡蔚典丽。余甲戌岁在九江,才臣自蜀东归,尝访余而出其稿。其文曰:"惟皇上帝,简在宋德,诞集大命,于我艺祖。厥初造草昧,相时之黔,沦胥于虐,浮颐沈颠,靡所底定。其孰跻之,繁是我恃,宁濡我躬,俾即于夷涂。匪位之怀,我图我民,匪天我私,惟我有仁。八圣嗣厥理,益以厚厥泽,动植是洽,堪舆是塞。叶气兹有羡,以溢于罔极,计其
...更多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序言               序言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
...更多

唐语林 - 唐语林



唐语林,八卷, 北宋王谠撰。系作者根据唐五代小说杂记资料,分类编纂而成。
...更多

唐语林 - 关于《唐语林》


笔记体唐代文史资料集。编撰者宋代王谠。字正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宰相吕大防之婿。曾为京东排岸司。元□四年(1089)任国子监丞。后改少府监丞。此书共 8卷。仿《世说新语》体例,按内容分门系事,并将《世说新语》原有的35门(按今本《世说新语》共36门),扩大为52门。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50家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说:“是书虽仿《世说》,而所纪典章故实,嘉言懿行,多与正...更多

唐语林 - 卷一 德行


文中子,隋末隐于白牛?,著《王氏六经》。北面受学者皆时伟人,国初多居佐命之列。自贞观后,三百年问号称至治,而《王氏六经》卒不传。至元和初,刘禹锡撰《宣州观察使王ど碑》,盛称文中子能昭明王道,以大中立言,游其门者皆天下俊杰;自余士大夫拟议及史册,未有言文中子者。

姚崇每与儿孙会集,曰:“外甥自非疏,但别姓耳。”遣与儿侄连名。

玄宗重午日,赐丞相钟乳。宋?命子弟将此付医人合炼,对曰:“上之所赐,必当珍异,付其家,必遭窃换。”?曰:“持诚示信,尚惧见猜,以猜示人,其可得乎?尔勿以此待人。”
...更多

唐语林 - 卷一 言语


杜司徒常言:“处世无立敌。”范仆射常言:“丈夫中年能损嗜欲,未有不贵达者。”

陈子云:“代宗时,有术士曰唐若山,饵芝术,咽气导引,寿不逾八十。郭尚父立勋业,出入将相,穷奢极侈,寿邻九十。”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房孺复之为杭州也,方欲决重狱,因诣钦,以理求之曰:“今有犯禁,且狱成,于至人活之与杀之孰是?”钦曰:“活之则慈悲,杀之则解脱。”

陈子曰:“卫公之战伐,无兵也。杜员外咏歌,无诗也。张长史草圣,无书也。”

太宗止一树下,颇嘉之,宇文
...更多

唐语林 - 卷一 政事上


高祖时,严甘罗,武功人。剽劫,为吏所拘。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上曰:“吾为汝君,使汝穷乏,吾之罪也。”赦之。

太宗亲录囚徒,死者二百九十人,令来年秋就刑。及期毕至,悉原之。

岑文本谓人曰:“吾见马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亦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昔之苏、张、终、贾,正应尔耳。”(案此条宜列《言语》,原书分门未当,多有类此)

姚崇引宋?为御史中丞,顷之入相。宋善守法,故能持天下之政;姚善应变,故能
...更多

唐语林 - 卷二 政事下


宣宗密召学士韦澳,屏左右,谓澳曰:“朕每与节度、观察、刺史语,要知所委州郡风俗物产,卿采访撰次一书进来。”澳即采十道四藩志,撰成,题曰《处分语》,自写面进,虽子弟不得闻。后数日,薛弘宗除邓州刺史,澳有别业在南阳,召弘宗饯之。弘宗曰:“昨日中谢,圣上处分当州事惊人。”澳访之,即《处分语》中事也。

宣宗猎城西,及渭水,见父老数十人,于佛祠设斋。上问之,父老曰:“臣醴泉县百姓,本县令李君?有异政,考秩已满,百姓借留,诣府乞未替,来此祈佛。”上归,于御?大书君?名。中书两拟醴泉令,上皆抹去之。逾岁,怀州刺史阙,请用人,御
...更多

唐语林 - 卷二 文学


文中子见王勃少弄笔砚,问曰:“尔为文乎?”曰:“然。”因与题《太公遇文王赞》。曰:“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虽逢相识,犹待安车。君王握手,何期晚耶?”

杜淹,国初为掾吏,尝业诗。文皇勘定内难,咏斗鸡寄意曰:“寒食东郊道,飞翔竞出笼。花冠偏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埽阵,利距屡通中。”文皇览之,嘉叹数四,遽擢用之。

王勃凡欲作文,先令磨墨数升,饮酒数杯,以被覆面而寝。既寤,援笔而成,文不加点,时人
...更多
上一页46474849505152535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高宗 敕
(北宋)薛居正
明·王玉峰
汉·卫宏
清·芬余氏
清·俞蛟
明·吴承恩
金·长筌子
南北朝·甄鸾
唐·昝殷
清·蒋镛
宋·王栐
烟霞散人
清·俞正燮
清·周克复
清·葛虚存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