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志存记录-史部

古籍分类-志存记录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唐阙史 - 卷下



○郑少尹及第

世传《前定录》,所载事类实繁,其间亦有邻委曲以成其验者。今复有前定卓异之说,且非诞妄,故附于此。长安鼎甲之族,有荥阳郑氏,尝为愚言,其先相故河中少尹讳复礼,应进士举,十不中所司选,困厄且甚。千福寺有僧宏道者,人言昼则平居,夕则视事于阴府,十祈叩者,八九拒之。蒲亚不胜其蹇踬愤惋,则择日斋沐候焉。颇容接之,且曰:“某未尝妄泄于人,今知茂才抱积薪之叹,且久之不能隐忍耳,勉旃进取,终成美名。然其事颇异,不可名也。”蒲亚拜请其期,宏道曰:“唯君无期,须四事相就,然后遂志。四缺其一,则复负冤。
...更多

唐阙史 - 逸文


公母有心疾,因悍妒得之,及嫠,家苦贫。公与弟不获安居,常索米丐衣于邻郡邑,母昼夜念之,病益甚。公随计宣州,母因忧愤发狂,以苇刀自刭,人救之得免。后遍访医药,或发或瘳,常恃二壮婢,厚给衣食,俾扶卫之,一旦稍怠,毙于坎井。时裴晋公为三省,本厅对客,京兆府申堂状至,四坐惊愕。薛给事存诚曰:“某所居与白邻,闻其母久苦心疾,叫呼往往达于邻里。”坐客意稍释。他日,晋公独见夕拜谓曰:“前时众中之言,可谓存朝庭大体矣。”夕拜正色曰:“言其实也,非大体也。”由是晋公信其事。后除河南尹、刑部侍郎,皆晋公所拟。凡曰坠井,必恚恨也,陨获也;凡曰看花,必怡畅也...更多

山海经校注 - 山海经校注


《山海经》自古号称奇书,自战国至汉初成书至今,公认是一部奇书。书中所记神灵四百五十多个,个个奇形怪状,神通广大。记载了约四十多个方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它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堪称中国上古神话的宝库。全书十八卷,分《山经》、《海经》两大类,约三万一千字。内容涉及很广的范围,包含了地理、历史、植物、动物、矿物、医药、鬼神、祭祀、氏族部落诸方面的内容。它的作者原题为夏禹、伯益,实际上并不是一人一时所作,而是多位无名氏的集体创作。成书年代约在四千年前,写定于距今两千至两千五百年间。

...更多

山海经校注 - 目 录


山經
卷一 南山經(山海經第一)
南山經
鵲山 招搖山
堂庭山
猿翼山
杻陽山
柢山
亶爰山
基山
青丘山
箕尾山
南次二經
柜山
長右山
堯光山
羽山
瞿父山
句餘山
浮玉山
成山
會稽山
夷山
僕勾山
咸陰山
洵山
虖勺山 <
...更多

山海经校注 - 卷一 南山经


南山經1之首曰(昔隹)山2。其首曰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3,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穀4而黑理,其華5四照,其名曰迷穀,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6,食之善走。麗...更多

山海经校注 - 卷二 西山经


西山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1。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2,其脂可以已腊3。
1 郭璞云:「澡洗可以磢體去垢
...更多

山海经校注 - 卷三 北山经


北山經之首,曰單狐之山,多机木1,其上多華草2。(水逢)3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石4文石。
1 郭璞云:「机木似榆,可燒以糞稻田,出蜀中;音飢。」楊慎云:「即今之榿也。」

2 珂案:華草,未詳。

3 郭璞云:「音逢。」

4 郝懿行云:「疑芘當為茈,茈古字假借為紫也。」珂案:經文芘,汪紱本正作茈。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玉,無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諸毗之水1。其中多滑魚,其狀如
...更多

山海经校注 - 卷四 東山经


東山經之首,曰樕蟊(矛改朱)1之山,北臨乾昧2。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海。其中多??之魚,其狀如犁牛3,其音如彘鳴4。
1 郭璞云:「速株二音。」

2 郭璞云:「亦山名也;音妹。」

3 郭璞云:「牛似虎文者。」4 珂案:太平御覽卷九三九引此經止作其音如彘,無鳴字,是也。

又南三百里,曰藟1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師2。

1 郭璞云:「音誄。」2 郭璞云:「科斗也,爾雅謂之活東。」

又南
...更多

山海经校注 - 卷五 中山经


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1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葉2,黃華而莢實,名曰籜3,可以已瞢4。有獸焉,其狀如(虫犬)鼠5而文題,其名曰難(隹改能)6,食之已癭。
1 郭璞云:「音恭。」

2 郭璞云:「或作楛葉。」

3 汪紱云:「籜音托。」

4 郭璞云:「音盲。」珂案:說文四云:「瞢,目不明也。」

5 郭璞云:「(虫犬)鼠,所未詳,音虺,字亦或作虺。」

6 汪紱云:「音耐;或作熊。」
...更多

山海经校注 - 卷六 海外南经


1 珂案:山海經之「經」,乃「經歷」之「經」,意謂山海之所經,初非有「經典」之義。書君奭:「弗克經歷。」注:「不能經久歷遠。」此「經歷」連文之最早者也。孟子盡心下篇:「經德不回。」注:「經,行也。」猶與「經歷」之義為近。至於由「常」、「法」之「經」引申而為「經典」之「經」乃較晚矣。史記大宛傳稱「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山海經之名見於載籍者始此。以好奇如司馬遷者,尚以此書與禹本紀(已佚)同列而謂「不敢言之」,其在彼眼光中為過於荒怪之書可知。則山海經乃其固有之名,非後人亦非史公以其重要而特尊之為「經」也。考先秦典籍之稱經者唯...更多
上一页272829303132333435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陈模
宋·赵升
明·陈公献
唐·李亢
明·黄宗羲
清·金文锦
宋·张功甫
宋·吕夏卿
(后唐)冯贽撰
唐·还阳子
(明)诸圣邻
明·许次纾
唐·法藏
(清)嚴可均 輯
清·无垢道人
(金)李天民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