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周易梅花-易部

古籍分类-周易梅花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易经证释 - 震卦


  震卦。震上震下。

宣圣讲义

  震为八卦之一。六子之长。以阴初生阳。故为长男。伏羲方位与巽对。文王方位与兑对。先后天殊也。巽以阳初生阴。名长女。而兑则为少女。若在后天。震主东方木。兑主西方金。则以洛书。九宫方位为序。非如先天。本河图天地生成数。阴阳互生。五行始成之序也。故以卦言。取先天。则与巽为主宾。在后天。则与兑为匹配。此震之用。亦如艮巽兑。有先后天之别也。周易为后天之象。故从震兑相对成用者多。而其往来却非兑。而为艮。则以卦爻震艮原一卦。
...更多

易经证释 - 艮卦


宣圣讲义

  艮卦与震乃一卦颠倒而成两卦。传曰震起也。艮止也。即一始一终之意。言自震起始。至艮终止也。又兼有动与定。初与成。本与末。下与上之别。而俗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亦震艮也。行道者由甲地道途。达乙地休止。首途休止。亦震艮也。皆首尾去来之地。初终往返之时。概人事天道而言者也。有始则有终。有往则有复。理数如此。德用亦然。故震动于前。艮止于后。震起于下。艮休于上。震往则艮来。震升则艮降。犹日月之代明也。朝夕之相继也。岁时之往复也。荣枯之代谢也。有春有冬。岁序乃毕。有朝有夜。日用乃成。故
...更多

易经证释 - 渐卦


宣圣讲义

  渐上巽下艮。三阴三阳。阴阳平均。而在下阴多。在上阳多。阳多者卦阴。阴多者卦阳。此爻与卦分合多寡。得相协也。艮在内。巽在外。内止外顺。巽主进退。合艮之止。则行止必以时。进退必以道。故名渐。以其顺天时。遵天道。而徐徐其行也。全卦以六二九五。得乾坤之正。九三六四。孚既济之情。是以渐之为用。可大可久。为其内有所守。外善其行。阳刚在中。而上应之。三五同功。而中协之。故卦中互虽为火水未济。而以巽长女能顺乎艮少男。一阳在中。通于上下。坤德之贞。乾道之健。内贞外健。相需以进。进而不骤。退而不
...更多

易经证释 - 归妹卦


  归妹卦。震上兑下

宣圣讲义

  归妹与渐往来。皆三阴三阳卦。阴阳均匀。而渐以艮下于巽为交和。归妹则震在兑上。成背戾此二卦之异也。归妹以震长男兑少女。合为一卦。而情志悬殊。阳升而阴降。行止不同。兑在内为柔得势。乃为全卦主。刚以不得柔之顺承。反而遂成其志。故曰归妹。取长兄遣嫁其妹为喻。非限于嫁妹也。凡类此者。亦皆象之。为刚在外。而柔得时。上下相违。而不得各行其是。在柔为有所归。在刚为无所得。此譬以兄嫁弱妹。徒劳而不为功。以动于怜爱之情。推于孝友
...更多

易经证释 - 丰卦



  丰卦。震上离下

宣圣讲义

  丰。震上离下。与旅卦往来。旅离上艮下。艮震同体而颠倒。离由下而上。是两卦之用不同。离之易位所致。离在下。亦如归妹女主于内。而归妹九二。刚履柔位。丰则六二。得坤之正。此归妹不及丰者。上卦皆震。六五居外正位。失乾九五之尊。柔主全卦之用。此丰卦内外皆柔。一正一失。得失各半。而中爻九三九四。两阳连接。非如归妹之一阴一阳得偶。因此中互泽风大过。本末皆弱。独隆于中。阳刚无协。内外同敝。则虽中强。亦不可久。而
...更多

易经证释 - 旅卦


  旅卦。离上艮下

宣圣讲义

  旅上离下艮。亦三阳三阴。阴阳平均。与丰同。而为往来。以震易艮。而离易其上下而已。离为两阳一阴。阴在阳中。震艮皆两阴一阳。而震阳在下。艮阳在上。反之则一卦也。故丰旅之异。即上下异其位。颠倒其卦象耳。旅与丰。皆以两阳互于中爻。互成大过。所谓大者过也。亦即阳刚之过。阳刚互于中。而阴包其外。是本末皆弱之象。惟丰有离之一阳在初。旅有离之一阳在上。遂与大过殊。丰以阳始。故名丰而称大。以其志升腾也。旅以阳终。故名旅而称小。以
...更多

易经证释 - 巽卦


  巽卦。巽上巽下。

宣圣讲义

  易之纯卦。现惟巽兑两卦未讲。按周易八卦方位。上离代乾。下坎代坤。东为震。西为兑。此名四正卦。而乾坤巽艮为四隅卦。合伏羲方位言。则震巽为对。艮兑为对。是讲震即可兼巽。讲艮即可兼兑。而在文王六十四卦序。却以巽兑往来。与前震艮往来相错。则本颠倒同体。不取对象也。巽一阴两阳。阴在下。兑一阴两阳。阴在上。是一卦颠倒为二。与震艮同。由八宫变化次序言。巽自乾初变。故阴在初。兑则坤再变。故阴在上。若更变上爻之阴。则成乾矣。巽
...更多

易经证释 - 兑卦


宣圣讲义

  巽兑往来,一卦成两,即主宾也,往复也。巽以阴爻在下,如物之倒置,故曰伏或入,兑以阴爻在上,如物之竖立,故为见或出,以阳大阴小,小在上,如木之杪,箭之端,具形尖锐,故名兑,兑锐也,反为巽则钝也,其大端在上,而尖端向下,如锥入木,如根入土,愈入愈深,而兑则锐其上,如木出地,如锥穿囊,愈出愈显,此其异也,而六画之,兑却与三画别,则以三与上爻为阴,成中上两细之形,四阳二阴,刚中柔外,其上之柔,如人之口,口开则言,故兑主口舌,为说言,又在先天象泽,水之聚也,小者池沼,大者海洋,皆泽也,
...更多

易经证释 - 涣卦


宣圣讲义

  涣上巽下坎,风行水上,三阴三阳,外多阳,中多阴,而二五皆刚。阳失其本,柔得其始。中互颐。孚于养正之义。两柔在中,以立人道。两刚在上,以明天道。天人互交而卦用难协。为水性润下,风行多变也。风驰而乘水以成波涛。水静而随风以相起伏。此卦名涣,以其离散而难合同也。涣犹释也,分散于外,如水之释。又解也。离异其体,如瓦之解而以水风推荡流走而不停。风波激击动憾而不息,则有利于致远,宜于运输。此交换之用,亦如兑泽也。传曰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言物之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离。聚也,如
...更多

易经证释 - 节卦


宣圣讲义

  节上坎下兑,与涣一卦而颠倒成两卦,涣坎在下,节则坎在上,巽兑往来,水归于泽,物积于居,故曰节止也,止于其所也。卦以艮为止,而节无艮象,亦称止者,艮为终止,节则中止,若竹木之有节,自成一段,暂止其中,如水之流,其性也,止于泽则暂断其流,而自泽出亦流也,为其别于原流,故曰止。止与行对,行之且止,止而复行,是未止之行,异于止后之行。行同而其所行不同,此节也,节制之使有度,节阻之使不连,此以水入泽中为象,而与风行水上之涣相反。涣者散而无归,节者止而有所,物不可久散而自离,则必有以止之
...更多
上一页171819202122232425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王骥德
明·何乔远
(唐)李百藥
宋·洪知常
(晋)张华撰
清·杭辛斋
唐·孙揆
晋·王弼
宋·陈襄
清·姜廷铭
(明)王守仁撰
元魏·佛陀扇多
清·徐葆光
(清)章学诚
明·李东阳
陈子昂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