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周易梅花-易部

古籍分类-周易梅花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易经 - 第六十二卦 小过 雷山小过 震上艮下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 过以利贞,与时行也。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 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 有飞鸟之象焉,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初六:飞鸟以凶。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更多

易经 - 第六十三卦 既济 水火既济 坎上离下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 初吉,柔得中也。

  终止则乱,其道穷也。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象曰:曳其轮, 义无咎也。

  六二:妇丧其髴,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更多

易经 - 第六十四卦 未济 火水未济 离上坎下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 小狐汔济,未出中也。 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 虽不当位,刚柔应也。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九二:曳其轮,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六三:未济
...更多

易经 - 易经·系辞上传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更多

易经 - 易经·系辞下传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更多

易经 - 易经·说卦传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

  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更多

易经 - 易经·序卦传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 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豫必
...更多

易经 - 易经·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著。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

...更多

易童子问 - 书籍简介


书籍简介

  《易童子问》三卷,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文忠全集》本。此书设童子与师问对之语,以说《易脂。卷一、卷二说六十四卦卦辞及《彖传》、《象传》大义。卷三则考辨《易传》七种之内容,认为《系辞传》、《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五种非出自一人之手,不可视为孔子所作。此说发前人之所未发,至见疑古精神,在《易》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其解说《易》辞大义,却未能悉当。尚秉和先生《易说评议》指出:“惟欧于《易》象,既一概不知,于《易》理所入尤浅,故其说多空泛不切,且于《易》辞妄生疑惑。
...更多

易童子问 - 卷一


  童子问曰:“‘乾,元、亨、利、贞’,何谓也?”曰:“众辞淆乱,质诸圣。《彖》者,圣人之言也。”童子曰:“然则《乾》无四德,而《文言》非圣人书乎?”曰:“是鲁穆姜之言也,在襄公之九年。”

  童子问曰:“《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谓也?”曰:“其传久矣,而世无疑焉,吾独疑之也。盖圣人取象所以明卦也,故曰‘天行健,乾’,而嫌其执于象也,则又以人事言之,故曰‘君子以自强不息’。六十四卦皆然也。《易》之阙文多矣。”

  童子问曰:“《乾
...更多
上一页32333435363738394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四明西亭凌雪
卫恒
宋·刘攽
清·沈起凤
(东汉)荀悦
唐·全真
清·张志聪
(晋)崔豹
(清)方式济
(明)林有年 主纂
清·张缙彦
清·黄之骥
(唐)杨筠松
清·谭献
(明清)不著撰人
(唐)杜牧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